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兰台世界》2013,(19):139-140
<正>宋太祖和宋太宗两兄弟应该不会忘记赵宋江山是怎么得来的。因此,为了防止手下机要大臣依葫芦画瓢,也给他们来个"陈桥兵变",搞不得已的黄袍加身运动,赵氏兄弟一方面玩弄政治手腕,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旧部下石守信等人的军事大权,消除中唐以来地方军事割据势力对于君权的直接威胁;同时,还制定了"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表现在行政体制上,即推行官吏"恩泽"制度,提高文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致仕即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从古籍中记载致仕的史料视角,详细地考察了明代官吏致仕条件、待遇、事例等,指出明朝致仕制度上承以前各代,下启清代,是中国致仕制度的转折期,在制度的规定上日益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相前 《兰台世界》2012,(27):15-16
文彦博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历任四朝,其政治思想中的用人思想在封建时代是很难得的。对此,文章从文彦博对人才选拔重要性的认识,文彦博用人思想中的人才选拔标准,文彦博人才选拔与管理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清廷给予致仕官员的待遇,完全属于皇帝的特恩,具体有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致仕官员回乡后老有所依,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官员在任时能更加尽心地为朝廷效力,免除他们将来在生计上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明清官员致仕的年龄随着朝廷的需要各有不同的规定,但是由于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明清官员致仕的年龄不断变化的实施仍然受到一定的局限,种种迹象都显现出致仕官员和朝廷所具有的人身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致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很大遗憾。文章回顾了致仕制度的沿革历史,总结了它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它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7.
宋朝的皇帝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北宋是赵匡胤于960年发动兵变后建立的,1126年,北宋亡于金人之手,共历9帝,167年。南宋是北宋灭亡后,赵构于1127年在临安重建的,1279年,南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共历9帝,153年。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960年,他发动陈桥驿兵变,自立为帝,976年逝世,在位17年,寿50岁(图1)。宋太宗,赵匡义(939年~997年),太祖之弟,太祖崩,即位,在位22年,寿59岁(图2)。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太宗第3子,太宗崩后继位,在位25年,寿55岁(图3)。2003年第9期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真宗第6子,真宗崩后继位,在位42年,寿54岁(…  相似文献   

8.
郭浪 《兰台世界》2020,(2):143-147
官员退休通称致仕等,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议题。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调整,宋朝致仕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有宋一代,虽则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年及而愿退者依然较少,官员恋栈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官员恋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层面而言,部分及年应退官员,或基于生计考虑,或缘于贪恋权财,而故作不知退。就客观层面而言,宋朝致仕标准"朝令夕改",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特点,既褒奖提前退休,又额外奖励按时致仕,亦或惩处或者认可到时不退者,使得官员面对如此繁杂的情况,属实不知该退还是不该退,有些无所适从。最终他们在善变的致仕制度中徘徊前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9.
致仕制度,即官吏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尚书·大传》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所谓"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  相似文献   

10.
傅绍磊  郑兴华 《兰台世界》2016,(20):116-119
宋孝宗反对宋金和议,锐意恢复,以此为标准选择翰林学士。绍兴、隆兴年间,翰林学士对于宋金和战的态度分化剧烈,从而深刻影响了隆兴北伐、和议的进程。乾道、淳熙年间,孝宗始终坚持恢复意志,于是,翰林学士以各种形式加以迎合。  相似文献   

11.
<文潞公集>是北宋名臣文彦博的作品集.据宋元以来书目及其他资料的记载,<文潞公集>有宋刻本、明刻本、清四库抄本和民国年间的山右丛书本.本文考述了<文潞公集>的版本源流情况,并对现存各版本进行了考证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8,(4):I0002
宋朝,1926年6月生于黑龙江双城县,幼即酷爱书法,在名师关明安老师教导下,历经十年勤学苦练,十六岁就为各商号书写牌匾。 1954年编写《汉字草书源流及写法》一书,得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的批示,同意出版,由于当时经济力量不足,未能付梓。后在文革期间遭批斗,全书稿被毁。  相似文献   

13.
这本书,8个小节,九十多篇短文,内容关于古代房产、千年家居、官场轶闻、皇宫往事、闲话教育、饮食杂说、旧闻新读、文史趣谈……本刊选摘了关于宋朝的房奴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14.
宋朝的内参     
这几天回看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有个镜头让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货,打开包肉的油纸,纸上赫然印了4个大字——“法制日报”。宋代没《法制日报》,李逵也无法穿越。但宋代确有报纸,官办报纸多为手抄版,被称为“邸报”;民间或私办报纸,除手抄外,还有印刷版,称为“小报”,偶尔也称“新闻”。  相似文献   

15.
宋代丁度等人编纂的《集韵》,共有宋刻本六种,流传至今者三种,另有影宋抄本二种。本文通过认真比勘,认为这些本子皆为价值连城的文物性善本,但难以称得上校勘精审的善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前人所不具备的条件,吸收有关成果,校勘出一部名副其实的学术性善本来。  相似文献   

16.
宋朝档案立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宋朝的文书和档案立法以《宋刑统》和《庆元条法事类》的编纂和颁发为主要标志 ,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宋朝在文书程限 ,用字、用纸、移交、鉴定、销毁、管理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立法。全文并对宋朝的立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指出其历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朝,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太学教育达到鼎盛。在宋朝,太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机构设置以及教育管理措施已经非常严谨,太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太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段勇 《兰台世界》2014,(2):45-46
宋朝,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太学教育达到鼎盛.在宋朝,太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机构设置以及教育管理措施已经非常严谨,太学生源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太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尹江伟  韩小忙 《档案》2012,(4):34-36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总体来说,各个时期的文书档案保密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具体国情不同,它们又有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本文以《庆元条法事类》为基础,参照其它文献资料,就宋朝的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略作探讨分析,以期揭示在宋朝这个特定时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所呈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那一角飞檐、一堵斑驳、老墙,在光影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姑苏的韵味。每日我们出门,小心翼翼地走过每条街、每道景,生怕错过无处不在的姑苏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