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学生作文多存在无话可说、有话无力的状况.不留心生活、不善于搜寻生活中的人、事、物,虚构缺乏真情,缺乏积极意义是造成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找出写作素材,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虚构,运用必要手段进行内容扩充,把握生活本质,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生作文禁区很多,不准虚构便是其中的一项。不准虚构者的观点是:小学生一定要按照生活写作文,生活中的人和事是什么样子,就要在自己的作文中如实地把它反映出来。一句话,小学生作文只能写真人真事,不能虚构。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什么是虚构?虚构就是通过创造性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塑造新的形象的过程。生活本身太广阔了,大千世界,一些有意义的人、事、景、物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层次和平面上,而把这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层次和平面上的富有特色的东西组织到一起,就必然要通过虚构。小学生的作文实践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一些获奖作文哪篇没有虚构成分?一些优秀作文哪篇是对自然形态的生活如实写来?一些会作文的学生在行文时哪个不添枝加叶?况且,扩写、续写、想象作文和科幻作文等本身就是—种虚构。小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与生活脱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单从学生的作文就可以看出。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缺乏生活气息,很多都是用所谓的优秀作文创新作文等拼凑的,更有甚者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总之,学生的作文几乎与现实生活绝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很少接触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往往缺乏关注,即使有些了解,也往往没有得到教师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作文教学中要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探求生活中的独特感受,开启创新思维的门扉,充分利用广阔的生活资源,用双手和大脑、语言打造自己的作文天地,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一、明确作文的写真与虚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写真”,并不是完全按照生活的真实样子进行摹拟、实录、复现,而是要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心理真实。生活素材可借用、选用间接的生活。而我们所说的“虚构”,只是强调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能力,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的感情。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写真与虚构是一种对…  相似文献   

5.
我们强调写实作文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景状物要真实。然而,写实作文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素材像摄像似的搬进作文中,总要进行一番整理、加工、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谋篇,这过程中,就少不了虚构。当然,写实作文的虚构自由驰骋的空间狭小,要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是,写实作文的人物、主要事件要绝对真实,不能“无中生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1.枝节情节的虚构所谓枝节情节,即非主要情节。在主要情节真实的前提下,个别枝节情节可虚构。这样能使整个故事情节更丰满,更曲折引人、生动有趣,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感染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包艳阳 《中学文科》2008,(3):118-119
中学生作文需要虚构。根据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提高和创作本身的要求,虚构在中学生作文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来看,虚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强调写实作文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景状物要真实。然而,写实作文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素材像摄像似的搬进作文中,总要进行一番整理、加工、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谋篇,这过程中,就少不了虚构。当然,写实作文的虚构自由驰骋的空间狭小,要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是,写实作文的人物、主要事件要绝对真实,不能“无中生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想象性作文?想象性作文是指根据命题或命意要求,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虚构,对生活材料进行再创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的一类作文.  相似文献   

9.
受僵化的课堂教学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的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一方面,教师让孩子们学习范文,另一方面,教师为学生作文素材雷同、情节虚构感到烦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偏离生活实际,重形式,重技能,轻立意,功夫花在字词句上,学生缺乏生活现实感觉,并长期处于"被动式作文"中。笔者大胆引入"走"、"转"、"改"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笔者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怕作文,认为作文是一项苦差事的现象。他们作文里的事件是虚构的、模糊的,甚至是千篇一律的;描写是粗糙的,情感是空洞的,甚至是虚假的;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是东拼西凑,缺乏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更别谈能有发自内心的呼喊。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难就难在如何将生活中闪烁着五彩光芒的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一个片段,经过补充、虚构、调整扩展成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现成的事件、完整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写。即使偶尔有。但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细节,虽然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但是要把它写成作文,还需借助“虚构”——对人物、情节等进行艺术加工,使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集中性、典型性、普遍性。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难就难在如何将生活中闪烁着五彩光芒的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一个片段,经过补充、虚构、调整扩展成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现成的事件、完整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写。即使偶尔有,但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细节,虽然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但是要把它写成作文,还需借助"虚构"——对人物、情节等进行艺术加工,使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集中性、典型性、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作文的总目标中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这是现代作文教学的旨趣所在。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探其原因——现在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虚构,是学生无法进入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让作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观赏美景,考察特产,练学农活,探寻乡俗,从而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万叶树同志在《反复修改出佳作》(见《江苏教育》(中学版)1981年第2期)中,介绍了他指导茅玲芳同学按照生活的真实,反复修改作文的经验。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作文究竟可不可以有一点虚构?万叶树同志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应该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很赞成万叶树同志的有意义的实践,理由如下: (1)虚构是学生作文中源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学生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从文章反映生活这一点来看,两者有共同之处。既然要反映生活,纯粹刻板式地反映,文章“真”虽“真”,艺术感染力就不会太强。其实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早已存在。例如,同样是怀念周总理的作文,开头的写法就各有不同:有的是看到周总理的照片引起的回忆,有的是读了周总理的诗引起的回忆,有的是看电影后引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情感心迹的真实流露,是怀疑、思考和探索的真实记录。即使允许虚构、发挥想象,其目的仍在于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虚构不应等同于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上路     
作文难写,可又好写。无生活无体验,一味去虚构、假想,那是十分难写的;而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地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作文又是非常好写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想象性作文?想象性作文是指根据命题或命意要求,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虚构,对生活材料进行再创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的一类作文。比如以"圆"为作文材料,那么作者可以把"圆"想象成一轮满月,满月是重点,用天幕、云彩、树影等作为陪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  相似文献   

18.
一、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广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一、真实真实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这里的真实是指文章中所写故事情节、人物及诸多描写,宛如生活实际的再现,古话是这样说的:如在目前。有些同学一看到“真实”两个字就理解为“不能虚构”,其实,作文不反对虚构,有些时候虚构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那些为了制造动人情节或抬高人物而编造的故事只能让人生厌。  相似文献   

20.
卢小连  陈相 《广西教育》2023,(4):89-91+101
本文基于对创意写作的认识,建议教师通过区分虚构与非虚构作文、以生活情境指导观察、训练思辨性思维、以激励促进文学创作等途径开展创意写作教学,使学生爱上写作并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