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美学是以个体(生命)为起点和目的的,以生命为中心落到实处就是以个体为中心。人是实践的主体,人首先是作为身体而存在的,人是身体,因而身体是实践者,实践总是身体的实践,而身体是个体。回到身体就是回到个体(人),回到个体就是回到身体,回到身体便是回到实践。身体美学是生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以身体进行个体认同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个体认同现象。身体对于个体的本体作用以及与个体的对象性关系使身体在个体的自我确证和体认中处于重要地位。个体认同对于"安身立命"的意义、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符号化和资本化,使身体成为个体"自我"的核心要素。以身体进行个体认同使个体意识发展和完善,但是现代社会的历史局限性以及个体的有限性也使它可能对个体产生负面作用。以个体的尺度处理好三种基本关系可以使以身体进行的个体认同朝着有利于个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整容中的身体是由社会与个体共同建构的,社会主要对个体生物性的身体给出了"建构",而社会关系中的身体即社会性的身体则是个体建构的重点.社会与个体在身体建构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社会对身体的建构是有意识且有导向性的.个体只能被动的接受社会建构出的身体形象,但社会建构的内容必须通过个体的自我建构才能实现.当人们觉得由社会与自我共同建构出的美丽身体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益处时,他们就可能选择整容.整容中的身体处于被社会与个体循环建构之中,只要循环不打破,整容就会一直风靡下去.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理念】James认为自我概念可以分为四个子自我概念,即身体的、社会的、精神的和纯自我概念。其中,身体自我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先萌发的成分,在整个自我中起着整合的作用。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身体能力等的看法,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相貌烦恼是由于个体对身体自我的不合理认知引起的。因此,消除相貌烦恼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改变认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多样性,其存在形式主要有"二元对立论"、"二元一体论"和"一体多元论"三类观点。个体生命存在的"三元一体论"将个体生命分为身体、心智和灵魂三个相互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由此引发出"基于身体存在的个体生命"、"基于心智存在的个体生命"和"基于灵魂存在的个体生命"三种个体生命形式,由此形成的生命(化)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朝向人的身体、适宜人的身体和成全人的身体;教育要朝向人的心智、适宜人的心智和成全人的心智;教育要朝向人的灵魂、适宜人的灵魂和成全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个体健康心理所需的培养和发展目标,有计划的对个体心理品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高的教育过程。这是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新的教育内容。就学校教育而言,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直接制约着个体的教育效果。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思想家中,庄子最早发现了身体并使其成为个体存在的显现。在对身体技术进行价值区分的基础上,庄子将以“通”为核心的自由而整全的个体存在作为身体技术运用的应然指向。通过以身体技术为主题的教育叙事,庄子以想象的方式呈现了针对经典、师傅与规范的解蔽思维。庄子视身体技术为指向个体的整全存在,坚持以自然之道作为教育的运作机制,重视个体的内在生成,凸显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当下理解身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身体是个体存在的基础。身体不仅仅是肉体,它还是社会文化构建的产物。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身体文化是理解旅游业发展的起点。本文从五种身体形态理论出发,探析了身体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们表达情绪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身体。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身体姿态的改变。在关于身体姿态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身体姿态与情绪的关系,一部分研究者把身体姿态作为情绪的表达方式——情绪躯体语言——进行研究,通过与面部表情的对比,探究个体对不同躯体姿态所含的情绪性信息的识别和辨认的生理机制及其与面部表情的异同;另一部分则把躯体姿态作为影响情绪的因素进行研究,更侧重于探究躯体姿态对个体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的表达可以通过身体来实现,并且个体对躯体姿态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能够像面部表情一样进行加工和识别,而且,仅仅保持这些表达情绪的姿态或做相应的动作也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身体自尊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是学生自尊心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学业自尊、社会自尊及情绪自尊并驾齐驱。身体自尊的高低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其认知、动机和行为等一系列心身活动。身体自尊是目前国外教育界和心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将着重介绍来自国内外中小学生身体自尊的忧虑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引起中小学教师对该领域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身体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具有本体论意义:个体生存之依据,他者之代称,万物一体之载体。三种含义对应三种面向:对个体生命之依据的"身"之珍爱,对于完成他者之代称的身之内敛,对于万物一体之载体的"身"之屈从。三层面向杂糅交织,但都体现出老子的身体决定论。从"以身观身"的特定角度出发,先秦道家认为,身体的平衡才能带来世界的和谐无忤,个体的整全才能带来世界的整全。身体的本质是在和他者的对峙中限制自身,提高自身,激发个体生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青少年身体自我的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常用的测量工具和目前关于青少年身体自我研究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施泰因认为,纯粹自我意识是建构个体构造理论的起点。自我有三重含义,即纯粹自我、意识流和灵魂,这三重含义逐层递进地向个体化深入。灵魂必然是身体中的灵魂,这在本质上表明了自我意识和物理躯体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结关系。在这种联结中,意识变成了统一的个体的灵魂,而物理躯体也作为活的身体显现。从而,自我个体的构造得到了实现。通过同感的再现作用,陌生个体也根据这些特征被构造起来。  相似文献   

14.
身体叙事关注身体、转向当下、突显个体。身体作为叙事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变迁。前苏格拉底时的身体与灵魂交融:柏拉图时的崇尚理式贬斥身体;古典主义时的身心二元、唯理主义;20世纪初尼采的鞭笞理性、赞美身体及梅洛一庞蒂重视身体的知觉现象学。《草叶集》即是身体叙事的展示。其拒绝宏大叙事,反对抽象玄思,关注具体感悟,颂扬身体之美,走向当下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真切价值与个体存在的饱满意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身体叙事关注身体、转向当下、突显个体。身体作为叙事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变迁。前苏格拉底时的身体与灵魂交融;柏拉图时的崇尚理式贬斥身体;古典主义时的身心二元、唯理主义;20世纪初尼采的鞭笞理性、赞美身体及梅洛-庞蒂重视身体的知觉现象学。《草叶集》即是身体叙事的展示。其拒绝宏大叙事,反对抽象玄思,关注具体感悟,颂扬身体之美,走向当下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真切价值与个体存在的饱满意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人主义,而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所造成的。祥子置身于漠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文化中,致使祥子追求个人独立的理想缺乏现实的社会环境。当祥子把自身独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体上时,作为个体独立表征的身体和作为实现理想工具的身体之间必然处在一种分裂状态,因而祥子的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个体的精神“本源”,是自我的“体现”,是教育组织活动的“纽结”。在教育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卷入、控制与培养,教育影响得以实现,并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生存状态,显示出控制人与控制身体、解放人与解放身体、培养人与培养身体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剖析生命个体的身体成长、知识成长、心智成长三大成长主线,具体分析了人类身体成长、知识成长、心智成长三种成长方式的复杂性和阶段性,进一歩探索了人类身体成长、知识成长、心智成长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提出了要走出知识教育过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无论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还是实践,必须处理身/心、灵/肉、精神/物质、欲望/理性、自我/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安置身体,引领欲求,进而建制社会组织与秩序。其间,身体是伦理道德话语编织的结,是德性得以展现的实践模式及虚存个体困境产生的根源,也是教育再生产社会主流文化、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林白是20世紀女性写作的标志性作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林白以精英化的"身体写作"蜚声文坛,其小说的叙事模式可以归纳为:镜中的自恋,死亡和疯狂,女性欲望同盟以及身体与权利的交换等。林白借助这些叙事模式建构了女性的身体主体性;林白为代表的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发出了女性个体生命的呐喊,突破了男权话语对女性个体生命的遮蔽和改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被看"的对象。但这是女性在市场经济时代不断走向独立和自主的主要策略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