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技风》2017,(1)
研究探讨背景与字体分别为最偏好和最不偏好颜色时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在背景和字体为最偏好颜色或最不偏好颜色时,外显记忆成绩均优于内隐记忆;背景颜色为最偏好颜色时,内隐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背景颜色为最不偏好颜色;背景或字体是最偏好的颜色时,外显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最不偏好颜色。  相似文献   

2.
记忆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学过的外语知识能否在需要使用时回忆或提取出来是至关重要的,干扰对记忆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互间的关系入手,讨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干扰现象的区别和联系及国内外现阶段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考察运动友谊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46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人格特质、运动友谊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显著,其中,外向性人格突出者或运动友谊质量水平高者的锻炼参与越频繁,神经质人格突出者锻炼的持续时间越短;回归分析证实了,运动友谊质在人格特质影响锻炼行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结论: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差异或因个体不同的人格特质和不同的运动友谊所致;发展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严谨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缓解神经质倾向,同时搭建提升青少年运动友谊的平台,可能是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外显记忆中存在定向遗忘效应已无可厚非,但是有关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定向遗忘的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在查阅前人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这两方面对定向遗忘效应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外显记忆中存在定向遗忘效应已无可厚非,但是有关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定向遗忘的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在查阅前人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这两方面对定向遗忘效应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唐红娟 《科教文汇》2010,(31):68-69
采用实验室研究范式,以两位数字为实验材料,以内地某民族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汉语言能力对其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1)汉语言能力对第一母语为藏语的被试前瞻记忆有显著影响。(2)前瞻记忆任务难度对被试的前瞻记忆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汉语言能力弱的被试,由于在完成任务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任务及其完成程序导致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汉语言能力强者。汉语言能力和任务难度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情绪一致性效应在内隐记忆、社会认知、以及情绪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理论综述。通过对情绪一致性的研究,可以获得在意识条件下难以获得的人类无意识心理活动(如内隐记忆)的事实材料,丰富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方法论,对情绪障碍的形成机制、认知疗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薪酬公平、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炳成 《科研管理》2011,32(3):91-100
摘要:论文以山东省潍坊市的三家国有医院的正式员工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特质为调节变量,薪酬外部公平性与内部公平性为自变量构建模型,检验它们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文章用SPSS150和AMOS70对收集的22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用阶层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最终的结论为:(1)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与内部公平性皆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2)大五人格中,勤勉正直性的调节作用显著,其它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皆未获支持;(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职级等变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公众应对社交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意愿,讨论社交媒体不同人格特质用户虚假新闻应对意愿的差异和相关性。基于大五人格模型、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及前人相关研究提出若干研究假设,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PLS)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宜人性人格特质会通过行为态度对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应对虚假新闻的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宜人性、尽责性人格特质受感知风险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结论,针对不同人格特质与其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自然法对大学生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卷入程度下,时间间隔一天和七天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别,而在一般卷入程度下,被试延时间隔一天和七天前瞻记忆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兴趣水平下,被试时间间隔一天和七天的前瞻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别;时间间隔一天组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和艾森克问卷测出来的P因素呈弱相关,而时间间隔为七天组的则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人格特质对教学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拉萨市高校优秀教师人格特征,文章采用卡特尔16PF问卷,对拉萨市某高校45名教师进行测验。结果表明:拉萨高校优秀教师人格特质相较常模差异明显;优秀和普通教师5个因子差异显著;男性和女性优秀教师4个因子差异显著;藏族优秀教师和汉族优秀教师4个因子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范博  刘建峰 《科教文汇》2014,(11):162-162,200
元记忆的研究是当前记忆研究的热点。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的研究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1)学困生元记忆监测控制水平;(2)学困生元记忆监测控制水平年龄发展特点;(3)学习困难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特点;(4)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与其记忆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时间管理系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考试焦虑量表(TAS)对58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TAS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价值观、人格特质中的N神经质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p<0.01)。以上三个因素对考试焦虑预测效果显著。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观、人格特质中的N神经质与考试焦虑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具有将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级药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进行研究,1班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作为对照组,2班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各维度及总成绩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及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是否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教学选项外,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2个学生团队进行情景模拟实验与问卷调查,研究团队成员人格特质组合与知识异质性这两类团队深层特质因素对过程满意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成员人格特质组合的水平与知识异质性两者对团队绩效的交互关系与调节作用。结果验证人格特质组合与知识异质性分别对创新团队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效果,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神经TPE、严谨TPE以及神经TPD对知识异质性与创新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整合组织成员特质以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渠彩霞  王忠 《软科学》2012,26(4):101-105
通过对266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人格特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考察了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员工适应性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尽责性的成就动机维度以及情绪稳定性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尽责性的成就动机维度和适应性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情绪稳定性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段蕊  吴荣先 《科教文汇》2012,(15):187-187,191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对苏州大学120名被试的职业年龄刻板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存在外显职业年龄刻板印象,倾向于认为年轻人更适合从事导游等年轻职业,而年长者更适合从事法官等年长职业;(2)大学生外显职业年龄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被试的职业年龄刻板印象更高。  相似文献   

18.
闫霞 《科教文汇》2010,(33):170-172
筛选出58名6~9岁聋童作为被试,将被试平均分配到意外地点任务组。外表真实任务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训练。研究结果表明,(1)意外地点训练组和外表真实训练组较控制组聋童心理理论水平有明显差异;(2)不同训练组聋童在心理理论各任务上的得分差异显著;(3)训练具有迁移效应,对意外地点任务和外表事实任务的训练可以提高聋童在意外内容任务上的成绩;(4)年龄和年级对训练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陈磊 《内江科技》2023,(10):100-101+104
<正>目的:BOPPP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线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中的应用,分析并思考线下BOPPPS是否适合本课程的需要。方法: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讲授《外科学总论》,其中实验组授课中应用BOPPPS授课,对照组用传统授课法,从后测成绩、总体满意度、学习效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后测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01),能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0.0001),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P<0.0001)、增强了学生沟通能力(P<0.0001)等综合能力,但在总体满意度评价中,BOPPPS授课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BOPPPS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效果,但学生总体满意度与传统医学没有差异,说明线下BOPPPS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32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情况和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以探究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大五人格各因子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年龄,学历和出生地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大五人格的五个因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显著相关,是情绪劳动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