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人口转变、人口迁移、人口规模增长、人口分布变动等几个方面,对20世纪下半叶50年来上海与东京两大都市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异同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东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人口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从而找出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在此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可以归纳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变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与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我国特别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一些重要的政策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城记:上海纽约城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和纽约是世界两大都市和经济中心。两座城市各具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特色,也有着不少共同点。如均以港兴市,是所在国家的首位城市和具有世界主义导向的大都市。然而两者的差异也十分显著,纽约是一座全球城市,而目前的上海仍只是区域性国际都市。与纽约相似,上海也正在经历由制造业为核心的港口城市,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驱动力的创意之城的转化。纽约与上海一样,面临拥堵、污染、教育之忧、医疗费用增长等类似的问题。纽约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不同的意见都能得到尊重,即所谓宽容和多元化的社会,从而有利于创造力的进发。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正以其摩天大楼、蓬勃的金融市场、迅速国际化以及越来越快的速度追赶纽约等全球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城市的真正发展之路在于城市复兴,必须将城市的生产率置于思考的核心,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全球城市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在中国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上海,可与纽约一道互相学习,从而构建一场可以共赢的竞赛。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04,(7X):7-1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调整上海一无能源、二无原材料,要尽快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只能靠人才资源和人才优势,走"以智取胜"的道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就大的方向来说,一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是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益融、贸易;三是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以产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获取至高的附加值。这三个方面,均需一大批新的复台型人才。在上海"三个中心"建设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面临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紧缺的困境。随着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三资企业急剧增长,上海急需一大批了解国际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戊戌维新期间上海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探析,揭示出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全面现代化的首次尝试,“言教”、“言政”、“言艺”彻底社会变革的最初努力,的确推进加速了这一时期上海的现代化进程;上海的现代化反过来也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不仅仅表现为上海作为维新的舆论中心,启蒙基地为维新变法呐喊助威,更突出地体现在它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一个重要的启动源和加速场,对全国现代化巨大的示范推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对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各国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地理、宗教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对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剖析了形成不同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不同特色的内在原因,进而对比较教育领域有关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七月的上海教育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明确提出.到2010年,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建立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各类教育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8.
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引领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塑造了中国国民新的民族意识。要分析这一变革的产生,就不能忽视消费的作用。处在上海特殊的国际化环境中,民众在与西方的对比中审视、反思自身,由此成为现代新国民。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愿景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按照中央的要求,上海必须实现“四个率先”。迈向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之一,教育现代化至少有两方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由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11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迈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正式完成,即将发布。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担任该报告的总顾问并作序。作为全国首个发布的省市教育发展报告,全方位总结了上海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两课"教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两课”教学的现代化,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它要求“两课”教师在现代数育理论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以现代数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和大力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两保”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进行,城镇贫困问题已凸现为当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城镇贫困问题虽然在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但它也给现代化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可能会抑制城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动摇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危及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实现,并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大致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意识反映在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内涵、方向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首府城市(包括首都)与该地区首位城市的重叠比率,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传统,这个差异不仅反映了社会发育的不同阶段,尤其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15.
欧洲文艺复兴,一向被认为是人类迈向现代社会的开始,标志着西方社会质的转变,但这个质变却是一个量变的积累。12世纪城市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社会分工扩大,加剧了人们的相互依赖程度,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快节奏、多变幻的城市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准则和行为标准,提高了人的文明程度;民族与商业力量的联合作用,开启了人精神的自由,使人更为理性和现实。  相似文献   

16.
17.
伴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而来是古典希腊城邦的衰落,希腊化世界诸王朝处于地中海世界支配地位,财富也随之流传到这些希腊化世界城市之中,这些城市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城市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宏观雄伟、装饰奢靡、种类多样,因而,城市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在严重民族危机下,许多中国人抱着寻求国家富强道路的目的留学日本。上海是南方赴目的主要出发点,而东京是中国留学生集中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在东京、上海问的流动促进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加速了国内革命的历史进程。20世纪初东京与上海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互动表明,东京与上海这两个城市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动力源头。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不可不注意这两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