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理解主要不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而是历史意义、存在意义的宣示,这一理论逻辑内在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后现代解释学主观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解释学(狭义)的理解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直接目的是把握文本意义。理解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检验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准应当是文本意义,即作者通过文本符号所表达的思想,而不能以文本的字面意义、作者的主观意图、作者的自我理解、理解者的自我理解、权威的理解、共同认可、客观实践或理解的“实践”为检验标准。理解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应用标准检验的过程包含主观性。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对话”是文本解读的内在需求与召唤,也是“我——你”师生关系的本质表现和要求。作为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它既能够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又可以建构学生的自我世界。学生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得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序,营造师生互动、理解的语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流传物形态存在的人的精神产品,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改变而经历了“客观对象”、“主观经验”和“存在理解本身”这些不同身份,从而也被相应地赋予永恒或历史等不同特性。在寻求对作为文本的传统的理解方法过程中,人们不断深化对文本意义存在方式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改变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理解,即人从纯粹的认识主体转交为被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存在,在不可摆脱的“诠释学处境”中生存。于是,作为流传物的文本的意义与历史地存在的人都只能放弃形而上学诉求而不断寻找自己的历史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间性”的对话:解读建构观,把文本解读视为对意义开放的理解创造,  相似文献   

5.
三、正本清源:阅读价值指向“培养终身阅读者”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所谓寻求理解,就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解读,感知文本形象、体验文本情感和领悟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深入发展需要对阅读以及阅读的教学本质展开深入追问。阅读是一个文本、读者和情境相互作用的解释学循环过程,阅读理解的本质是意义的“个性化同构”,它既强调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又可以确保文本的原初意义与核心结构不被扭曲。个性化同构与教学“交往共识观”有着内在的精神契合,二者共同界定了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以意义生成为目的,教师和学生基于文本在互动对话中展开“个性化同构”,进而获得共识性理解的集体建构过程。基于这一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需要经历三重理解循环,分别是师生个体性的理解、师生交互性的理解和师生、生生之间集体建构走向共识性理解。三重循环层层递进,让师生深度参与到阅读过程之中,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生成素养、充盈生命。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语文课堂,很重视学生的对文本的自我体验、自我理解。但有些课堂上将“独特体验”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这“独特体验”的基础是否离开了“文本价值”?是否抛弃了作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奈保尔自我相抵的矛盾和分裂在《河湾》的叙述策略上凸显为叙述分裂和自我消解。第一重自我消解存在于文本内部,小说的“异乡人”视角以及与主人公不相称的西化观念消解了文本企图建构客观化历史叙事的企图;第二重自我消解存在于文本内外对照,《河湾》中混乱狂暴的非洲现实与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意义彼此消解,而这种解构因素导致文本叙述意图在某种程度上被质疑和颠覆。  相似文献   

9.
理解文本意图离不开概括思维和铺展思维。文本意图的概括沿着“语段——段落——章节——文篇——书本”的线路,由小到大地走向文本意图。而文本意图的具体体现则依靠作者运用由整体到局部的铺展思维加以实现,因此读者还需要顺着作者铺展思维的方向,沿着“书本——文篇——章节——段落——语段”的线路,去理解具体语段中的文本意图。阅读理解文本意图的过程,就是反反复复运用概括思维与铺展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阅读过程即读者和作者基于文本的交流过程,是根据文本构建意义的过程。“叙事角度”是当代西方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叙事学“既关心文本解读又关心文本的实际效果”。叙事视角分析能有效地提高对作品理解和提高审美鉴赏力,它为阅读文本指明了一个新的理解角度。将叙事角度分析运用于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文本表现手法所孕育的意义,有效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会大大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学会批判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译者一直被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其角色被简单地定位为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转换者。事实上,译者的翻译活动从阅读与理解原文本开始,首先他是原文本的读者。由于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原文本作者的意图不完全可知,因此,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自己的前理解对原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在众多《荷塘月色》的解读文章中,"作者中心论"一直被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把追寻作者的"原意"作为解读最主要的目标。而事实上,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作者"原意"的追逐是一种典型的"意图谬误"。数十年来,众多研究者之所以热衷于在《荷塘月色》中解读作者的"原意",与这篇散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即整个文本有一个类似"谜语"的结构;文中的写景是"谜面",而作者面对"荷塘月色"的"心情"则构成了某种"谜底";于是很多研究者联系朱自清当时的政治、生活处境给出了多种解释。《荷塘月色》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回到对作品的审美欣赏才是文章解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文学翻译之"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以作者原意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还是以作品的文本自身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都要求译者采取力图再现作者意图、复原文本意义为目的的“正读”的阅读方式。然而,现代意义观关于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成果决定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具有片面性、历史性、主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正读”只能是一种理想,“误读”则是文学翻译之必然,也是再创造之基础。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文本的意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批评者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学翻译之“误读”,因为它使文学意义重建和文化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5):142-144
在肯定翻译目的论提出的以翻译行为过程中的委托人的要求、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以及文本的目的为翻译的第一准则的同时,从互文指示手段和文化互文两方面,运用互文理论对目的论所暴露出的不足进行研究。同时将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置于互文网络织体中,以迭到获取信息完整性,文本价值的历史继承性和传承文化兼容性,实现翻译在特定的“目的”映射下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核心思想、基本理念、发展和应用情况对认知语言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了以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摆脱字面含义误导,解决词汇、句子、篇章之间的相互矛盾,并以准确重构作者意图为目的,解决翻译过程中文本和意图之间的矛盾,最后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学加工创造与内容真实性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给出了根据不同文本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文学创作的翻译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人类交际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领域,阅读教学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作者和读者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交际。根据关联理论,阅读理解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阅读材料可能包括明说与暗含两个方面的信息,阅读理解以寻找、确定最佳关联为依据。而在此过程中,话语标记语会对读者的话语理解产生制约,对读者的话语理解进行引导,使其对话语的理解尽可能与作者一致,故它们是寻找关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旨在揭示话语标记语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理解"与"误解"是诠释活动中的重要问题.现代西方诠释学围绕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形成了三种不同向度的诠释学: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主张"理解"就是对作者原意的正确把握,"误解"则相反 读者中心论认为"理解"是意义的创生和构造此在的过程,"误解"的消极因素在这里完全被抹煞了 文本中心论则克服了以上二者在作者和读者两方各执一词的极端片面性,强化文本在理解中的中心地位,把作者和读者很好的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语境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于交际中话语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英语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语言单位为载体,交际环境为依托而展开的信息交流过程;语境理论有助于理解交际的意图和语篇的意义。从而保持语篇连贯性。借助语境进行语篇分析是我们正确理解词义、句义,并实现阅读目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日出》常与《雷雨》、《原野》一起被看作是曹禺的悲剧三部曲,此看法失于表面。从对曹禺的悲剧观念、《日出》的创作意图和文本的具体解读并细加分析,会发现《日出》并未延续《雷雨》的悲剧追求,而是发生了从个体到社会的现实转向,转向并非偶然,而是艺术创新、情绪驱动和舆论导向等多重因素相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