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严》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赢得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耐人寻味,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绘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学生面对意味深远的课文,能细细品味,获得众多感受并能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待的。然而很多时候,常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文没有感觉,无话可说。有没有办法打造一座将学生与文本紧密联系起来的桥梁呢?我在教学《尊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时,采用了比较法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次活动选择了人教版国标本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本单元是以“诚实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要求学生潜心会文,在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尊严、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的一次教学调研活动中,陈慎瑜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第二课时)一课,令笔者心情激荡,有诸多感叹涌动于胸,遂诉诸笔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7.
“尊严”一词对于大多数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大概只是一个似懂非懂的概念。“尊严”是什么?一个人有“尊严”表现在哪些方面?若想让他们说出其中的所以然来.恐怕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教学《尊严》一课时,如何让学生通过文中年轻人哈默的神态、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来理解尊严的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尊严》是人教版(四下)的一篇课文。 从两年的教学实验来看,教师教学这课的效果不很理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对教材的理解有关,主要是把教材中的“尊严”涵义虚化和概念化了。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反而会使学生陷入另一个误区,就是把一个普通人的普通形象“高、大、全”化。最近我尝试着和同事们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和收获。  相似文献   

9.
10.
《尊严》这篇课文语言朴实 ,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 ,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 ,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 ,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人可以没有财富 ,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 ,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 ,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 ,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途中.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尊严!尊严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文章情节并不复杂。浅显易懂,适合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读懂内容.感受人物品格,学会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德梅 《山东教育》2005,(28):25-2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并不是具体写爬山虎的特点,而是着重叙事,只是在第二件事中几次写到爬山虎,并且语句含义深刻,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句揣摩其含义,从而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是从《列子》的《汤问篇》节选的,现编入九年义务教材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篇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注意从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解决疑点三方面入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句子。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第八册阅读课文《尊严》,记叙了一群逃难的人遇到帮助时都大吃起来,仅有一个年轻人坚持为镇长服务之后才吃饭,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了著名的石油大王。这件事赞扬了年轻人在困难时刻仍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呈现各种美丽色彩的原因;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结束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是作者的赞叹,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意味深长,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课文运用大量打比方的句子,描写生动形象,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  相似文献   

18.
《尊严》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课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9.
上课了,我和学生一同来到操场上。此时正值初冬,尽管阳光高照,但仍不免有些寒意。学生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仿佛一个个小精灵。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吟诵、玩索、想象,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如何再让这些古诗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古诗的内在情趣和(学生)学习后的情趣相得益彰,读写结合不失为极佳的办法。在情景中运用古诗,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