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N)+V得+NP+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V得+NP+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V得+VP+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V得+NT+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成分上看,《庄子》形容词连谓句有四种类型,即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其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分别是:1.S+(Adv+)PA(+O)+"而"/"以"+(Adv+)PA(+O)(+C),2.S(+Adv)+PA(+O)+("而")+(Adv+)PV(+O/+C),3.S+(Adv+)PV(+O/C)+("而"/"而后"/"以")(Adv+)PA(+O/C)4、(S大)(+Adv)+S小+(+Adv)PA/PV。  相似文献   

3.
L代表单音节县调,含有“一L…不/没/没有”的句子一般具有周遍意义,是遍指句的一种。这一类遍指旬又可以分为带“连”字的和不带“连”字的两类。一、不带“连”字的(一)“一L”或含有它的短语在句中做主语(1)一个也没来。(2)一件也没洗。(3)这个流氓,一点交情也不讲。以曾民选集日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95页)(4)今天来的老太太,一位迷信的都没有。(《侯宝林相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页)(1)(2)中的“一L”单独做主语,(3)中的“一点交情”这个名调性词组做主语,(4)是由“的”字词组“…  相似文献   

4.
胡頔 《考试周刊》2012,(44):20-21
"有属文"这一概念是由山田孝雄提出的一个句法概念,中文中也有与之相类似的定义——"包孕句"。这两个句型在句法构成及特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日语的有属文和汉语的包孕句是不是同一个概念?(2)日语的有属文被划分为复句,而中文的包孕句随着研究的深入被划分为单句,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包孕句到底应该划分为复句还是单句?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察了短时副词在事件句和非事件句,陈述句(肯定、否定)和非陈述句中的分布规律和语法功能,文章提出:短时副词几乎可以用于各种疑问句、祈使句、标题句和从属句中,不能用于惯常句中。由于受到否定句类的句法语义要求和否定词否定“辖域”的制约,短时副词并不能自由地用于否定词是“不”“没(有)”的否定句中,多数情况下短时副词是出现在否定词后面的。  相似文献   

6.
一、品点中心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花雨》。(生读题) 师:桂花雨非常地香,再读—— (生再次读题) 师:(深情地讲述)作者琦君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她身在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出示在黑板上)为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讨论了英语写作是如何利用句式的变化达到强调之目的的。英语句式变化无穷,但能造成强调效果的主要有强调句式(共三种)长短句和掉尾句。  相似文献   

8.
基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DOCE)的语料分析可知,句法层面的不确定性研究主要分为歧义句和花园路径句研究。前者具有算法剖析的通畅性,句法解读在计算机处理时不产生回溯,系统释义具有多重性。后者在算法中表现为条件性回溯,并可利用基于NS流程的直到型结构进行自动分析,释义结果具有唯一性。基于算法的自动分析研究从计算科学层面直观地解决了理论语言学对歧义现象和花园路径现象的混淆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我们学习汉语语法,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用理论指导汉语学习的实践,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不犯或少犯汉语表达上的错误。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中,紧缩句同单句(连动句)的区别、与复句的区别是一个难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紧缩句与单句、在语气上单句和复句、紧缩句与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李林徽 《文教资料》2010,(29):48-51
目的理论、目的考察理论和就业现实揭示:对现代汉语连动句(连谓句)进行汉语析句目的实现程度的考察、衡量和检验.是人类活动目的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接受实践检验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社会焦点领域语言实践的迫切要求。析句目的实现程度的考察方法,是目前较好较客观地解决连动句(连谓句)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表示强调的方式很多,而it强调句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强调句型。对it强调句的传统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法和语义的角度进行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认为英语的it强调句是这样一种机制:说话者通过“图形-背景”机制,将普通的陈述句的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就是说话者将“主语(图形)-谓语-补语(背景)”转化成有标记句式“主语(图形,即itis/was+强调部分)-谓语-补语(背景,即that从句)”,凸显主语。说话者的这一主观变化可使听话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主语即图形上,更好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3.
赵洁 《阅读与鉴赏》2008,(10):37-40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依据“句不离篇”的原则,其实就是考查对文章内容或者主旨的理解。要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首先,我们要分辨清楚哪些句子是重要的句子。在通常情况下,“文中的重要句子”一是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从内容上看),二是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从结构层次上看),三是写作形式上富有特色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例如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者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的句子,四是反复出现的句子(从出现的频率上看)。  相似文献   

14.
成败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在lesson49( Book 2B)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他能否给我们买到飞机票) doesmatter a great deal.有部分同学把汉语部分译成 If he can get the air ticket for us…这显然是不对的。 问题就出现在关联词if和whether引导从句的不同用法上。为了记忆和使用方便,我编写了只用whether的口决:名后、介后、to、or前,主表讨论也不变。 名后──即名词后的同位语从句。如: The problem whether it is right or wro…  相似文献   

16.
情境回放 高一(5)班某节语文习题课,需要完成一道仿句题,例句是: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要求写出的是:(1)文学家的鲁迅,是——。(2)革命家的鲁迅,是——。  相似文献   

17.
从表达形式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对日语被动句的演变轨辙进行了梳理,兼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对比。在表达形式上日语被动句自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早期中日被动句在被动标记的选择上非常相似,其中日语的被动标记“の(が)たぬに”是受汉语“为”的影响产生的。在语义上中日被动句经历了非常相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选五”补全短文题快速解答的入手点在备选选项上。其选项类型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概括归纳句或段落主旨句)、过渡性句子(承上启下句)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句或关键论点支撑句)三类。“七选五”补全短文题的填空特点:选材多是我们常见的话题,一般多为说明文,也有议论和记叙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禹)贡金九牧”一类句子的结构特点,指出这是一种省略介词“于”的动宾补式结构:S1+V+N+于+S2,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使之(宾)被动的关系。与使之被动的语义相同的结构是:①使令兼语被动式:(A)S1+使+N+V+于+S2(如:使子南戮于诸侯);(V)S1+使+N+为(被)+S2+所+V(如:勿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②使令兼语主动式:S1+使+S2+V+N(如:使九州之牧贡金)。所以“贡金九牧”并非“倒句”,亦非“动宾词组用为使动词的使动用法”,而是使之被动用法。使之被动用法句与使令兼语被动句语义相同,二者间存在着的变换关系,是认识“贡金九牧”句子的结构与语义的可靠条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个实验采用自定步速的实验范式,通过操纵动词偏好等信息,考察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对第二语言(英语)句子加工中动词偏好信息利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动词偏好信息的利用,但是这种影响是有条件的,即影响只出现在句子加工对工作记忆要求相对较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