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在产生之初,其最大功用就是为人类脆弱的精神提供庇护。本文从人类学以及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宗教在解救人类心灵方面的两大作用:第一,宗教将个人融入了群体,不仅在形式上融合,而且从心理上实现了融合;第二,宗教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功能性的角度分析了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始心理动因:生命的苦难滋长了屈原的悲剧意识与孤独情节,诗人承袭了荆楚文化中的宗教神话意识,将内心的苦闷以宗教祭祀的形式发泄出来,从而创作了《九歌》这等千古佳作。  相似文献   

2.
对屈原《九歌》中所见几组历来训释存在分歧和矛盾的词语,如"龙驾"与"帝服"、"宜修"与"宜笑"、 "左骖"与"右"等,试图辨析众说,选择或提出较符合作者原意的释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对王昭君故事的不同处理这一角度,分析了主体创作心态,同时借一斑窥全豹,探讨了元代文人的心理矛盾。  相似文献   

4.
虽然至今《九歌》研究中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其“哀婉”风格是古今学者对其比较一致的评价。本文认为《九歌》还另有超越淡淡“哀伤”的浓重“悲剧”气质。笔者从“追求”到“幻灭”的情节架构模式、对生命价值的叹息以及神话本身的悲凉底色三个角度解读《九歌》中弥漫的“悲凉之音”。  相似文献   

5.
屈原所作的《九歌》是一首描述了楚王带领巫师祭祀先祖神灵的场景的诗歌.荆楚地形气候复杂、生产力低下、巫觋文化盛行等,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整套祭祀制度和仪式流程.从《九歌》的内容来看,荆楚祭祀仪式大致可以分为迎神、娱神和送神三个部分.巫觋先备礼迎接东皇太一,然后表演歌舞娱乐众神,最后再起歌舞、祷告送别,楚人通过这种祭祀...  相似文献   

6.
传世文献记载了楚人祭祀的少量的神祇名称,而战国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竹简详细地记录了楚人祭祀的大量的神祇名称,与《九歌》中众多的神祇相比较,两者同中有异,其差别可以为解决楚辞学史上的一些争端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理智与情感》一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理智与情感》中女权主义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理智与情感》中对女权主义的表达,之后阐述了《理智与情感》中女权主义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了《理智与情感》中女权主义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理智与情感》中强烈地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习俗 ,痛惜青年男女在求爱方面的双重标准 :男方可以用种种计谋来俘获女方 ,而女方不得不委曲求全 ,以天生的美色来换取经济上的稳妥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1775-1817)是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以其脍炙人口的六部小说享誉世界文坛,有在"两寸牙雕"上写作的美誉。本文拟从小说的"故事"层面出发,以苏珊·S·兰瑟的叙事学理论为立足点,辩证地探讨奥斯丁在其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所运用的双重叙事策略,以及她在男权社会下写作所展现的两性视角。  相似文献   

10.
研读《石巢四种》时,阅读主体的的心态因创作主体阮大铖的独特而应与普通剧作家有所区别。阮大铖的独特体现为政治情操与文学才华的不能协调。也因此对《石巢四种》的研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阅读心态:一、先入为主认为阮大铖是阉党一名要角,从而把《石巢四种》当作政治读本来读;二、以艺术角度去管窥《石巢四种》。基于此,评价《石巢四种》出现了分歧。两种阅读心态存在着一个相似点,这就是以阅读主体为重而缺乏对创作主体创作心态的留意乃至忽略我们读到的是《石巢四种》给予我们的还是阮大铖赋予我们的。因此我们应以整合的心态去对待《石巢四种》。  相似文献   

11.
蔡琰的《悲愤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继承了汉乐府叙事和写实的传统,具有高度的开创性和艺术性;她的诗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她用她的悲愤反映了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悲痛,她的诗有着深刻的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审美情感在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历史人物的选择和褒贬冲破了“史”的规范,喜欢“旁搜异闻”,予以著录,满腔热情地为古今那些德高行远、才华卓著的英雄贤才树碑立传;无情揭露和抨击凶官恶吏的恶德劣行,真正作到了“不隐恶”。这种情感来源于司马迁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因而既不是肤浅庸俗的滥情和无病呻吟,也不是个人爱好和恩怨的随意渲泄,带有普遍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3.
《雷雨》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品之一。《雷雨》的创作与作家的生活情感经历有紧密的联系,本文试从这部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题材选择、人物塑造与情感倾向几个方面论述曹禺的生活经历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世文献记载了楚人祭祀的少量的神祗名称,而战国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竹简详细地记录了楚人祭祀的大量的神祗名称,与<九歌>中众多的神祗相比较,两者同中有异,其差别可以为解决楚辞学史上的一些争端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情感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诗歌的要素之一,在蔡琰五言《悲愤诗》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悲愤诗》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是因为作者把真实的情感推到全诗的核心地位。既真切感人,又复杂矛盾;既有难言之痛,又为众人分忧;既有悲愤,又有鞭挞。情感与形象的关系是水乳交融、共为一体的关系。情感的心理条件是;曾受过剧烈心理的创伤;有释放情感的强烈的欲望。情感与音乐的关系是:情随乐移,乐从情变,互为依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七侠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侠义之士,讴歌和赞美了其"侠之忠"与"侠之义",并且使这些侠士及其侠行、侠节,侠行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核心和主体。作为"侠士"的代表人物,展昭的形象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初读《七侠五义》认为展昭只是"侠之忠"的刻骨追随者,但是在深入了解作品的的写作背景后再读这本书,则发现展昭身上所体现的是另一类"侠之义",展昭就是"忠义两全"的完美结合者。  相似文献   

18.
《短歌行》“对酒”篇的主题是学者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此诗的意脉与文本结构充满了矛盾。“忧”是统摄《短歌行》的情感基调,曹操化用《诗经》中《子衿》与《鹿鸣》篇为诗歌意象,使“忧”的表露含蓄深婉,晦涩难明。实际上,这种语意的模糊性以及诗歌意脉的不连贯性含有强烈的政治隐喻,反映了诗人与汉室之间的矛盾。曹操希望通过诗歌的方式使心向汉室的士人群体领会诗外之旨,并表明自己无篡汉之意;而他以周公自比的心态则显示出其调和两大政治集团以完成大一统夙愿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9.
将《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按乐情度、冶情度、融情度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既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情感目标的要求,也有利于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传奇>,从童年体验的影响、复杂的经验世界、独特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特有的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独领风骚,为人称道.<传奇>是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