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性环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专业开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难点;创办和建设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专业开发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理论基础,然后提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开发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科研的现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应以帮助企业开发MIS和建设企业网站为切入点,加强校企联合,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所需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教育以及相关课程开发时要与社会发展所需紧密相联,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其专业性质与市场状况紧密相联,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对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研究,使课程的设置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状况,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的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42-43
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育民主化的实现.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师为开发主体,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其开发方法主要包括CBE课程开发和VOCSCUM课程开发两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问题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我国政府与教育机构纷纷号召新课标的开发,各个高校也积极响应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高职院校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投入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将重点放在优等人才教育方案制定中,并建立以科技手段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教育实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探究,对其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具体阐释了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为了提升文章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作者分别从高职院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高职院校形成多方位教学体系以及高职院校建立起本院校实训基地三个方面,分别对高职院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论述,从而展现目前高职院校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状况。  相似文献   

7.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国家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应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开发核心课程,突出教学模式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嵌入式软件教育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传统IT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尤其在软件技术教育方面。本文以在传统学历教育体系中嵌入NIIT教育为例,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嵌入式软件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对高职院校导入相关的标准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单元、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引领专业建设的专业带头人,在高职教育提高质量中的作用更为关键。作者从高职院校专业分析着手,对专业带头入的目标定位、发展要求及保障条件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以专业带头人推动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必须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构造类型及运行方式进行了重点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特别是新增专业建设的评估,对高职院校加强专业设置、提高就业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该问题,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即如何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阐释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论述了专业群建设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建设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筱琴 《职教论坛》2002,(22):26-27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经济发展趋势,明确社会和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格等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作为特定的育人场所,还必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引导和辅助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找准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前提。由于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切入点,是沟通社会经济和受教育者的桥梁,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合理规划专…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核心,专业标准的开发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标准的内涵、理念、开发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并就加强行业协会在专业标准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具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实验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高职院校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是与这种教育相配套的实践训练场所。本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对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建立高职院校专业实验空、实训基地评估体系应考虑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高职专业实验宣评估内涵及方式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专业设置管理方针、政策的制订,专业目录及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专业设置的论证、审批、评估、监督、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专业设置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影响学校招生、就业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于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国高等学校统筹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程思政内涵理解存在认知偏差、教学实践缺乏指导原则、思政资源开发缺乏推进策略等问题,梳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提出五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原则和三项思政资源开发推进策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育人新理念、新方法,且具有职业特殊性,在其教学实践中应遵循隐性教育原则、专业本位原则、有机融合原则、合规律性原则以及注重启发原则。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可以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职业认同、传承优秀职教文化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个案,探讨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发,可以克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陷,是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按《悉尼协议》范式进行专业建设试点成为一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动力,但在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主要是对能力缺乏与工作情境关联研究,在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对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的关注,课程结构划分套用工程教育的分类,课程设计落后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解决这些问题,难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因此,不应简单地按照《悉尼协议》的范式图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悉尼协议》的教育智慧与理念,深化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建设与认证标准、课程开发方法与经验,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20.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