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个人理论新转向:从个人取向到社群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理论是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近年,教师个人理论经历着从个人取向到社群取向的新变革。教师个人理论的转向突出表现在:从教师的个人实践转向共同实践;从个殊真理转向共识真理;从个人知识转向团队知识。  相似文献   

2.
从教研组到教师团队: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和团队是群体形成的两种组织方式,两者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现状来看,教研组所形成的是部门.由部门转变为团队,既需要教研组内部围绕"多人一科"和"参与研究"进行组织结构重构,也需要学校整体围绕"多向沟通"和"基层自主决策"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相似文献   

3.
教师知识管理新趋向:从个人知识到团队知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管理是当前教师研究的前沿课题。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教师的隐性知识上升为显性知识,能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能帮助教师克服“惯习”。目前教师知识管理的新趋势是从关注个人知识到重视团队知识。团队知识管理有多种方法,其中,生活史分享、教师博客叙事是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离不开教师个人认识的参与,个人理论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根本要素。个人理论内在地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状态、质量和水平,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点,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范式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教师个人理论的形成,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形成,更能够让教师在认识教学中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入手,分析官僚组织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由此引出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混沌理论、虚拟组织理论等现代组织理论的介绍,最后提出无论是官僚组织理论还是现代组织理论,都不能忽视对现有组织理论和组织赖 以存在的文化、社会、历史基础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师德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实践中存在动力不足、意识淡薄和监督不力等问题。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主客观因素的各自特点与解决策略,较少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对师德实践建设的影响,提出中小学师德建设中教师实践动机的基本框架,其实践机制的构建要满足互补性、尊重差异性、追求相融性,进而引...  相似文献   

7.
教师个人理论:沟通与阻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在新课改调研活动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理论如饥似渴,因为他们深知,如果没有理论做指导,自己的课改很可能就会偏离目标,最终成为“迷途羔羊”。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抱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乏力,作用不大。以致于许多教师发出这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教师(专指上岗三年内的教师,下同)的成长情况,自2011年下半年始,笔者开展了对新教师的调研。在听了一些新教师的课、与一些新教师进行了交谈后,笔者发现,新教师们虽然都会接受一年试用期内180学时的专项培训,学校也会安排老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但他们对担任教师这一角色,或多或少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去扮演好这一角色。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在教育史上有多种标准。教师职业观(以下简称教职观)的演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教职观意指法律规范的教师职能活动及其理想的社会性期待。教职观大致可以归类为三种:作为圣者的教职观,即视教职为天赋圣职;作为教育劳动者的教职观,即认为教师职业是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1.
教师道德成长是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果,要想促进教师道德成长,必须激发教师的道德行为。由于组织公民行为与道德行为在内涵与特征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所以组织公民行为的诱导因素如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以及作用机制,可以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激发因素及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激活中层、团队合作作为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作用机制实现的保障策略,具有直接和间接地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价值,也是教师道德成长的组织公民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单位制是公立大学组织认同的制度环境,形塑着公立大学组织成员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模式.嵌入于单位制的公立大学,其组织认同具有"单位特征":被动式依赖性、嵌套式整体性和情感归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发生着剧烈变迁,制度环境的转型造成不同体制下组织认同的差异,致使公立大学组织认同的断裂:"国家干部"向"普通雇员"身份转变的"认知失落"、"归属性认同"向"生存性认同"转型的"情感迷茫"、"组织公民行为"向"理性行动"转变的"行为断裂".在后单位时期,重构分化的公立大学组织认同,应通过"资源整合"以重塑利益性组织认同,"制度整合"以重建认知性组织认同,"文化整合"以孕育情感性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13.
教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学又是充满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因而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才能保证教师以一种正确的、合宜的、恰当的行为去从事教学活动。教师反思需要具备自主意识及反思的能力,它需要借助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支持。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能够把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向良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15.
重视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重要趋势。学习型组织理论以系统思考、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五项修炼为手段,有助于纠正教师个体不适意的实践性知识、为增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赋权、克服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有效建构教师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实践性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说,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韩剧近年在中国内地的流行,使韩国文化借助电视这-媒介,大规模地渗入中国内地,对我们的消费趣味、情感表达、审美风格、价值认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福柯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为理论视角,采取质性研究取向的个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一名违约进入补习行业的男性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文件资料分析,探讨公费师范生选择成为补习讲师的原因、过程及其身份认同,结果发现在结构性限制条件下,对于违约的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而言,进入补习机构既是次优选择也是更优选择;公费师范生系统的学前教育学习经历使其产生了补习讲师也是教师的身份认同,不存在补习讲师身份和主流学校教师身份之间的对立冲突。政府应加强监管,补习行业应加强自律,并通过与师范院校合作,以订单式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补习机构的师资水准,以引导补习机构更好地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社会作用,在为公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的同时,助力其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评价也称校本评估,台湾地区学者称为“学校本位评鉴”.校本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评价学校各方面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校形成了两种评价模式: 一是选拔性评价,即以考试竞争和选拔淘汰为宗旨的评价.它是关注学生考试竞争成绩的评价,也称“顶线评价”,最高形式就是“高考”.它拒绝平常,致使中小学生都热衷追求卓越、当大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以来源远流长的考选文化延续至今的一种形式,负载着一种独特的考选精神,并演绎到“中考”、“小升初考”、“幼儿择园考”,几乎形成一以贯之维护顶线评价的线性流程,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成为基础教育的实然状态:基础教育学校不重视基础,而是像政府抓GDP一样抓高考分数,重视结果、忽略价值和过程,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评价教师更多注重教学结果,即学生成绩及升学率;评价学生更多是以“分数”为参照标准.由此导致“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善良、仁爱、合和、互助、平等心、感激心、敬畏心等品性正在失落,因为残酷的考试竞争、选拔淘汰,容不下这些美好品性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刑讯逼供发诸西周,几经变革,终于清末变法,存续几千年,其消极作用影响至今。结合刑讯逼供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刑讯逼供既是古代社会在国家弱控制下中结合多种因素的较优选择,也是当今社会有效控制的国家从效益最大化视角看必须屏弃的一个痼疾。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当下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和生活,且以自在的学习为主,由于自在学习是主体在无意识和不经意状态下获得的,因而缺少主体自觉和有意识的审视和关照,对教育教学所发挥的影响也有了水平和性质上的不同。要让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更有利于教育和教学,就必须唤醒教师超越自在的生活图式,使反思性实践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借助专业研修共同体的力量,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改善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