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评价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应是包括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评价在内的系统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评价概念模型由以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创新资源评价,以创新风险和创新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过程评价和以创新效益为目的的创新结果评价组成。创新要素评价、创新环境评价、创新能力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评价,创新风险评价、创新效率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性评价,创新成果评价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论创新教育与创新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玉芹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32-33,48
建设创新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其途径和方法可以通过家庭创新教育、学校创新教育及社会创新教育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改革是极佳的创新场域,全面改革即意味着全方位、高水平创新。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成员,企业的各种创新路径和行为需要整合为企业的创新自觉,解决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资源、创新保障、创新偏差等创新链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本身是个系统工程,城市的创新是新时期摆在各城市面前的发展难题。本文即从创新基本情况、创新活动、创新体系、创新体制、创新政策5个方面对京沪深进行比较,并对首都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归纳湖南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网络3个方面,分析湖南区域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探讨、提出了湖南区域创新发展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新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原理是对现有事物构成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或分解,是在现有事物基础上的进步或发展,是在现有事物基础上的发明或创造。创新原理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创新虽有大小、高低层次之分,但无领域、范围之限。只要能科学地掌握和运用创新的原理、规律和方法,人人都能创新,事事都能创新,处处都能创新,时时都能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制度文化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强化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形成全社会关心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发展局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科技竞争的软实力,对创新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与主动性。以国机智能的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为例,从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品牌活动、创新文化宣传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科技型企业创新氛围营造的路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系统中的激励反应,创新响应是创新策源行为的必经之路。为明确细化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的创新响应机理,以促进区域创新策源能力提升,提出包括创新发起者、创新响应者、创新综合属性和响应媒介的创新响应四要素,建立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创新响应模型,以灵敏度分析为切入点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发现创新的综合属性是前提,增强创新发起者的发送能力是关键,提高创新响应者对知识的敏感度是核心,响应媒介在创新发起者与创新响应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因此,要激起创新行为者对创新的响应,增强创新发起者知识发送能力和提高创新响应者的需求参数、降低创新响应者知识失效率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马秀莲 《科教文汇》2008,(34):86-8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其核心是创新,创新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同时,21世纪也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含义,在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广阔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模式、提高馆员素质、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创新体系”是指特定区域内以创新资源为基础,推动新知识或新技术产生、流动和扩散的组织网络和制度安排。教育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中介服务网络、制度与政策体系以及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集群,是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创新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有机网络系统,是互相紧密联系又分工合作的有机整体,并需要社会法律、政策、科技价值观、舆论和文化氛围的保证和配合。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和必要的科技投入是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事业单位必须在管理上创新,创新是企事业单位进步的灵魂,是企事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也是职工提升素质的源动力。在管理创新方面,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中国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相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目的是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钟锦华 《知识窗》2012,(5X):75-75
<正>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而人的创新意识应从小培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完善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在教育中应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相似文献   

18.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是培植武汉市创新创业土壤的客观反映,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创新创业绩效的现实要求。在此前提条件下,从创新创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路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的困境突破等角度剖析了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葛霆  周华东 《科学学研究》2008,26(2):391-394
 创新测度是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创新研究的热点。而创新测度的基点是构建反映创新本质逻辑自恰的测度模型,这应该是创新测度或近年来新提出的创新计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在充分研究了国际创新内涵的突破性进展后,基于创新的多行为主体、多层次、多环节的多维度交互特征,以及创新关联的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尝试构建反映企业层次创新实力,以创新关联为中心的企业创新的立体测度模型。同时,也为创新的测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体制是由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创新机制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依法规范、保障和激励科技创新组织的活动、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机制,是科技创新体制与法治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