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解析“教师实践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究教师实践知识,但对该概念的理解、使用方面的差异很大。以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为基础,解析教师实践知识的定义、教师实践知识的内容及分类、教师实践知识的特点,目的在于厘清"教师实践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为研究者更准确地使用教师实践知识这一概念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迄今,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国际上还是英国国内都没有一个得到各方认同、简明确切的定义。这给研究者造成了不便。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成人教育的国家之一,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英国“成人教育“概念受社会发展、历史沿革、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有变动,极易造成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本文拟从历史角度,对英国“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变化作初步探究,以便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教师的内涵建构众说纷纭,不同领域有不同理解。在学术领域普遍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在政府政策领域使用"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概念;在实践领域,既使用"教师专业发展",也使用"教师队伍建设",但更多地使用荣誉称号的教师概念,如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事实上,除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以外,我们在研究中确实也没有太多地对这些概念进行内涵的建构。最近接触到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未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衍 《教书育人》2011,(6):68-69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出1926年Bukingham在名为《教师的研究》(Research for Teacher)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此后,不断有学者强调教师做研究的重要性。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他指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对于那些钟情于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  相似文献   

5.
教师使命作为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层次,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解"好教师"的内涵,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价值。目前,在国内几乎未有相关学术研究,因此本文梳理、探讨、比较中西方对于使命内涵理解的差异,其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主体动力、意义指向和对象取向三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教师使命内涵,发现它包含教师职业使命感和超越性使命两个层次,并且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要件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探析,明确“双师型”教师的适用范围和内在特征,给“双师型”教师一个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神实质与本质内涵?作为一种理性判别,本文的观点虽然与众不同,但是这一概念的引申毕竟事关人才培养的导向与目标的实践过程。我们期盼类似的讨论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不同理念的碰撞中形成一种共识,对教育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8.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广大的中小学校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本文从“保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的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姜虹 《教书育人》2000,(4):28-29
提起教师这一概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细究起来。什么时候有教师一词?它的内涵又是什么?真不容易说得清楚。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尊师重教也已成为社会的美德,但教师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接近教师的本质,越来越贴切,越来越丰富。因此研究教师这一概念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史德、史才和史学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历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从古至今都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德、史才和史学的具体内涵与外延总是改变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借用这一概念体系,是“旧瓶装新酒”,立足于传统,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教人者自教”。毫无疑问,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理解是教师对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生存和成长的一种实际的阐释学。它可以消除教师对学生的误解,优化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解读教育学理解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教师缺少教育学理解的现象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教师养成教育学理解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尧斯也把它作为自己文章方法论的顶梁柱。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尧斯的接受理论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读者在文学史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创造。从社会语用分析来看,这一概念的使用既明示教师作为人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又揭示了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在办学上存在着鲜明差异,更暗示着中国职业学校办学主体中企(行)业缺位的尴尬。但它远不如"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那样,成为现实生活中职业学校教师通过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这种状况需要人们去思考这一概念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14.
何鸣  白丹彤 《考试周刊》2009,(37):45-47
国内外有关“面子”这一概念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究其原因在于“面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过去几十年国内外“面子”研究的各种思路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创造型教师:一个值得推广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造性是21世纪信息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创造型教师需成为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实现的角色要求。本文对创造型教师的合理性、内涵和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当前要重视与推广创造型教师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彩霞 《教育科学》2006,22(1):60-63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教师研究的新焦点。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Shulman,1986),其内涵与结构不断演变。教师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给学生的知识。它具有与内容相关;基于经验反思;有实践性;个体性以及情境性的特征。结构上,研究者基于Shulman(1986)的两个主要成分予以扩展;它是一个综合体;与其他教师知识类型紧密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特定教师群体的特定主题PCK是日后研究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酶的特性"是酶这一概念的重要内涵。通过实验探究来帮助学生丰富酶这一概念的内涵,既是建构概念的有效方法,又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但是一些老师在上课时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双基”这一概念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学生在课堂上动口不动手,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相似文献   

19.
<正> “经验”是毛泽东著作中使用较多的概念之一。过去有学者论及。本文认为对这一概念很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以便达到对这一概念含义的正确理解,进而为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一些基本思想开拓逻辑思路。 经验的含义与特点 首先要搞清楚毛泽东是怎样理解经验的。对“经验”这一概念,毛泽东在其著作  相似文献   

20.
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是解析几何基本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我们在解一类问题中能恰当运用这一概念,不仅可以简化运算过程,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理解。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