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基于微波法合成β-环糊精-聚乳酸共聚物.在微波辐射下丙交酯(D,L-LA)单体开环聚合形成聚乳酸(PLA),然后与β-环糊精(β—CD)发生接枝共聚而成,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技术对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壳聚糖-没食子酸甲酯。探讨了接枝条件(酶用量、壳聚糖与底物浓度比例、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对其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酶法催化合成适宜条件: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活力为40U/mL)用量为0.7mL,壳聚糖与没食子酸甲酯的量浓度比为3∶1,没食子酸甲酯浓度为7mmoL/L,反应时间2h。用线性电位滴定法测其接枝率为11.0%~37.2%。  相似文献   

3.
以Pn^2+为模板分子,以巯基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交联巯基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抗酸性提高了,且保留了对Pb^2+良好的吸附性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为基料,在氮气保护下,用硝酸铈铵做催化剂,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利用高岭土悬浊液模拟水样,对生成的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折光指数增量法测定了接枝产物的接枝率。  相似文献   

5.
以K2S2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酰胺(AM)-壳聚糖(CTS)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壳聚糖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I-IR)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AM=1.00 mol.L-1,引发剂(K2S2O8/NaHSO3=1∶1)浓度为5 mmol.L-1,mCTS/mCMC=1/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 h时,AM的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可分别达到76%和91%.  相似文献   

6.
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巯基乙酸和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巯基化壳聚糖.在壳聚糖和巯基乙酸比例(W/V)为0.05,催化剂0.08g、反应时间24h、温度为25℃的反应条件下,巯基含量达到6.10%.  相似文献   

7.
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剂用量、淀粉/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确定了合成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了吸水率为400g.g^-1~600g.g^-1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SBS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MMA与SBS的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主链为SBS,支链为PMMA的接枝共聚物;其结构巳被红外光谱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非织造布(PBTNW)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在烷基糖苷(APG)的引导作用下将壳聚糖(CS)通过共聚接枝修饰到PBTNW的表面.利用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化学分析电子光谱学(ESCA)检测仪、热重(TG)分析仪及扫描电镜(SEM)对修饰前后的PBTNW材料进行表征,发现壳聚糖被成功接枝到PBTNW表面.此外,对修饰前后的PBTNW进行水接触角、溶血率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接枝后的PBTNW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接枝后的PBTNW较接枝前更具优越性,在血液过滤材料及其他的药用领域都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替补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尿素中和沸腾强迫水解法在壳聚糖的存在下合成了β-FeOOH微晶,研究了壳聚糖对β-FeOOH微晶生成的影响,发现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β-FeOOH的长轴径增大,随着体系pH<4.2时具有微晶生长促进作用,而在pH>4.2时则具有微晶生长抑制作用。本文利用TEM、XRD和IR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特性表征,发现其亚晶态结构针状空管的外径在1-4nm范围。对壳聚糖存在下β-FeOOH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羟丙酯混合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树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制备了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3C-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测定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所合成制备的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在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共聚反应中,随着单体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增大,但单体反应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硫酸盐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壳聚糖硫酸盐作为催化剂,由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酸乙酯的反应条件,重点讨论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与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壳聚糖硫酸盐是合成苯甲酸乙酯的良好催化剂,且可重复使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酸用量的4.1%;醇酸摩尔比为5:l;反应时间为3h。此条件下,酯化率为86.5l%。  相似文献   

13.
以多酸盐和壳聚糖为构筑基元,采用离子凝胶法合成了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FT-IR、XRD、TG及SEM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多酸阴离子仍然保留其基本的骨架结构,多酸与壳聚糖之间存在很强的化学作用,复合物的结晶性大大降低.多酸基壳聚糖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吸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由基溶液的共聚合、磺化和酯化接枝等反应,合成一类主链带羧基、磺酸基,支链带聚氧乙烯基醚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探讨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作用机理及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士减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β-环糊精具有内亲脂的空腔和外亲水的表面,可广泛应用于分离、药物包结及分子催化等方面。然而,由于β-环糊精母体的溶解度较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β-环糊精溶解度小的缺点,我们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利用β-环糊精合成其衍生物-甲基化β-环糊精,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目标,设计了具有材料制备和仪器分析特点的综合实验.针对现有壳聚糖基絮凝剂絮凝性能不足的原理,采用马来酸酐作为交联剂和双键供体引入壳聚糖,合成新型壳聚糖基絮凝剂CPAM-g-MCS.优化实验和FT-IR、TG、XPS分析表明絮凝剂被成功合成,马来酸酐可有效提高接枝絮凝剂...  相似文献   

17.
β-环糊精(β-CD)经过单磺酰化和氨化后与丙烯酸在催化剂1,3-二环己基碳化二胺(DCC)的作用下,合成了分子中带有乙烯基的单取代丙烯酰乙二胺β-环糊精(β-CD6EA)。将B-CD-6-EA与两种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和丙烯酸(AAc)在紫外光辐照下共聚,分别合成了两种新型线性环糊精高分子。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复合凝胶的结构,考察了壳聚糖和明胶的质量比、温度、恒温时间、壳聚糖的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共混复合并恒温30min,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2时,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而壳聚糖的质量分数越小,复合凝胶熔化温度越高;壳聚糖分子量越大,脱乙酰度越高,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硫酸盐的制备及其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虾蟹壳为原料制备壳聚糖硫酸盐,探索以其为摧化剂的多相酯化反应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探索出催化剂的催化效能与壳聚糖的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关系,并得出以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多相催化体系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将高分子聚合物表面功能基化,引入引发转移终止剂.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合成印迹聚合物。在紫外光引发下,加入印迹分子,功能单体,在接枝Iniferter后的高分子聚合物表面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接枝实验。合成的表面接枝分子对印迹分子具有亲和能力及选择性,其识别能力来自于印迹得到的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