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低探源王春锦据中国专利局统计,1985年4月1日至1995年6月30日止,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只占总申请量的38%,明显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主要原因是:一、企业领导对专利工作缺乏认识.一些企业领导把专利工作神秘化,认为企...  相似文献   

2.
企业职务发明——黎明的河畔静悄悄近年来,我国的专利事业发展很快,去年,全国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10万件。但是,在专利申请中,属于职务发明的所占比例却很小,只占申请总数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一般都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50%左右,日本、美国等经济强国,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竟高占专利申请总量的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专利申请结构的不合理,显而易见。我国不少企业对于引进高新技术,特别是引进专利技术,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但是,对加强企业的职务发明,申请企业自己的专利却重视不够,相当多的企业,至…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至今已五年多了,实践证明,我国的专利制度是有生命力的。截止到1990年3月底,中国专利局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13089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04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78297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558件。据抽样调查,已申请专利的技术实施率为30%;据对已实施的1.19万个项目的统计,累计新增产值129.3亿多元,创利税23.4亿多元,创汇1.4亿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样,高校的专利工作随着专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一、高校专利申请与授权专利申请量,是专利工作的一个总量指标,透过这个指标,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高校技术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至1994年2月,中国专利局受理的专利申请已达到37万多件,其中国内专利申请总量已达32万多件。高校的专利申请量约占国内申请的8qo左右。在众多的专利之中,实施情况如何?据中国专利局的估计在30畅左右。由于对专利实施的概念限定与统计时掌握标准不一的原因,专利技术真正实施于生产或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营销的实际比例还会低得多。高校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据上海、广东高校抽样调查,实施率也约在30畅,但各类高校差异较大。实施率高者可达60q0左右,低者仅为15qo左右。同时,从专利权的维持年数也反映专利实施的情况,专利权维持年数与…  相似文献   

5.
我国专利申请量去年取得历史性进展,首次突破10万件大关。中国专利局提供的材料表明,1996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02735件,比上年增长了近24%。其中,国内专利申请82193件,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20542件。据统计分析,去年国内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比上年增长26.1%,超出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增幅10个百分点。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幅尤其令人瞩目,比上年增长了71%。这表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工作。与此相反的是,我国科研重地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量,在1995年下降的情况下,1996年再度以3%的幅度下降,仅为1319件…  相似文献   

6.
总体状况1985年至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1089515件,占三种专利申请总量的32.7%。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565147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1.5%;国外发明专利申请524368件,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8.5%,其中职务发明专利申请823781件,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是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最活跃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充分发挥其技术比较优势,不仅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其代表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本文在对上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分技术领域统计的基础上,首先对上海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态势、技术领域分布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其不同技术领域的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对其技术比较优势及演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法根据申请人的身份,将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在专利事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国内非职务专利申请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专利申请情况看广东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对2008年至2012年五年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统计,从国内专利申请的角度对广东高校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以广东省的科研单位、企业为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得出了广东高校专利申请增速高于全省,创新能力处于合理水平的结论,指出了发明专利比重却下降等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平衡学术研究的公共属性和专利行为的私权属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08-2017年112所“211”高校及省部级共建高校多专业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和学术影响力相关数据构建研究数据库,综合运用负二项回归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实证分析高校科研人员专利行为在“申请-授权”和“授权-交易”两阶段特征对其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数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随着专利申请数的增加,学术影响力受到的正向影响会增加,当专利申请数达到年均35项左右时,出现负向影响;当高校科研人员采用独占许可进行专利交易时,学术影响力会受到显著的抑制效应。为我国高校专利的全过程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工作直接影响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基于2000—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分析系统(PIAS)数据库中的上海市63所高校专利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通过上海高校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类型、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专利合作能力等指标分析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并针对上海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各高校职务发明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职务发明的数量得到不断增加,但职务发明管理工作在各高校都有着一些不同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使今后高校的职务发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对青岛市及与青岛等列的全国副省级城市的专利信息,采用文献定量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在宏观视野下,对青岛市专利申请、授权、有效状况及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等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青岛市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固有优势与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提高青岛市专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应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辉 《情报探索》2011,(9):57-60
分析我国高等院校1998~2007年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的空间分布的各项指标,从总数、各省平均数、各院校平均专利申请和授权数以及我国高校专利授权的领域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分析我国高校专利空间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5年到2003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达308487件,增长了20倍,增长速度位居世界榜首。但另一个数据更51人关注,那就是我国拥有的80余万项专利,其转化率不足10%。转化率居“低”不“上”,与非职务发明无人问津、专利转化效益不高等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的非职务发明人普遍处境艰难的现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通过对于我国高校的历年专利申请数量、三种专利申请占比的统计,分析了高校的总体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接下来,选取了国内若干知名高校作为研究重点,从专利申请数量以及专利申请质量两个方面,对其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量、具有共同申请人的发明数量,以及各高校申请领域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高校现阶段如何发展知识产权,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从专利的角度看我国高校技术创新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CPRS专利数据库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atentscope数据库对我国高校1985年以来申请并公开的专利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从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专利申请类型、技术领域、校企合作、法律状态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工作的现状,从学校内部和社会外部多方面分析高校专利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高校专利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9,(5):35-40
围绕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效率的提升,采用经济学范式,从效率理论、创造力资本、专门知识代理和虚拟所有权等角度进行综合剖析,提出了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Y效率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高校职务发明人主导职务发明成果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发明人从事应用型创新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单位而言,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应用研究创新效率,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引发理论研究者发生研究偏好转移,从而弱化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职务发明收益分配比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务发明收益分配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单位和职务发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职务发明生产的投入产出,利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并选取我国大中型企业和高校两个领域对宏观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各投入要素对职务发明收益的贡献率,从而确定收益分配比例,以期为立法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