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两国教科书中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叙述中国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30多万人被害。——以上均引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日本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不知何人向正在演习的日军开枪的事件。翌日晨,日军与中国的国民党进入战斗…  相似文献   

2.
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观看纪录片《南京》。这部影片是几个美国人通过亲身经历,以真实的纪录反映了当年日军侵略中国、杀害老百姓的悲惨场面。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军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日军用炸弹猛烈轰炸南京那段。  相似文献   

3.
七月的纪念     
7月4日,我们刚到南京的第一个下午,就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1937年12月被侵华日军杀害的30万南京同胞而建造的。看着日军残忍杀害中国人民的一幅幅照片,望着“万人坑”中累累白骨,我在  相似文献   

4.
一、日军金山卫登陆计划的出笼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驻军奋起回击,正式揭开了抗日民族战争的序幕。继平津失陷后,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日本军部原来设想十天攻占上海、三周夺取南京……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5.
陈园园 《天中学刊》2006,21(6):112-115
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迫于国际社会舆论的压力,实施了一系列的“安民”政策,逐步由暴虐的军事征服过渡到正常的统治秩序。实际上,“安民”政策是一种由战争状态向战后占领统治的过渡政策,体现了很强的欺骗性和殖民性,不可能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安宁。  相似文献   

6.
1937年12月上旬,日本侵略者约7个师团在沪宁路方向分3路向南京进攻,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在攻入南京以前,日军华中派遣司令官松井石根已向部队下令:占领南京,必须作周密详细的研究,以便发扬日本的武威,而使中中畏服。血洗南京的残暴计划已然毕现。但为宣扬自己乃“王道之师”,显示侵略者的“宽大”,松井石根向当时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历史事实,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但是,狡赖岂能掩盖血写的暴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进行了血腥的“南京大屠杀”,时间长达六月,恐怖残酷之状惨绝人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当时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的达十九万多人,零散杀害尸体经收埋的达十五万多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这里仅录三个历史材料,将日军的暴行示众:  相似文献   

8.
金强 《老年教育》2007,(11):16-17
今年是日军南京大屠杀70周年。当年,残暴的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但一些日本军人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在良知的感召下,曾以各种方式进行反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被占据。东洋货也流入中国,冲击市场。在东洋货中做广告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仁丹广告。它的画面是一个面无表情的老牌日本军人的半身画像:头戴一顶石拱桥式的军帽,胸前写着“仁丹”两字,这些特征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变化的是两撇“八”字胡。原来这广告是日军的“路标”,它的秘密就隐藏在“八”字胡中。日军入侵南京等城市后,面对城市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街巷,如进迷宫,一筹莫展。于是日本鬼子狡猾地在“胡子”上作文章。如画面上两撇胡子微微上翘,暗示此路畅通;如胡子下垂则表示此路不通;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进犯.在日军兵临南京城F的危机时刻,美国传教士却毅然决定留在南京.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城里的十多个美国传教士竭力保护中国难民生命财产、阻止日军烧杀淫掠、向外界揭露日军暴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人道主义圣歌,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上,侵华日军以极端残忍的手段创了破天荒的杀人记录。正如《世界》杂志所言:“日本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六十多年过去了,侵华日军残杀我国千千万万人民的镜头,依然令世人发指。本文根据当时幸存者目睹以及日军战俘的供认,选编部分事实,以再现这条“怪兽”当年的暴行。杀人“竞赛”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二人开展杀人竞赛,看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向井敏明杀89人,野田毅杀78人,两人因都未满百,“竞赛”继续进行。在南京大屠杀中砍头、劈脑、砍四肢、剌穿胸腔和腹部、砍断躯干、剖腹挑肠、…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63页:“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也犯下了滔天罪行,仅1937年底在南京一地,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遭到血腥屠杀。”“1937年底”笔者认为应正确改为“1937年底至1938年初”。1937年八·一三淞沪开战后,日本疯狂进攻,威胁南京。在上海沦陷之前,国民政府于11月19日宣布迁都重庆,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抗战方针和指挥的错误,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占领,日寇进行了灭绝人性持续六个星期的杀戮,由此推算南京大屠杀结束时间应为“1938年1月下旬”,而课本中的“1937年底”明显是不准确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湖南省炎陵一中@张甲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版《辛德勒名单》"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一部由美国公司投资制作并以西方人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日前在北京正式首映。该片通过讲述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滞留当地的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师明妮·沃特林等十几位西方人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保护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暴行的故事,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人间惨状。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33页有这样一段话:"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但教材没有交待日军攻陷南京的过程.不过,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是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已过去六十几年,种种原因,使许多教科书对之语焉不祥,中学教材也是只言片语,但是这一战役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5.
松井石根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后,个人野心迅速膨胀,为了实现其“建功立业”的个人野心而对士兵的种种暴行采取纵容策略;日军占领南京后,其个人野心遭到失败而产生的报复心理,而使南京大屠杀达到空前残暴的程度,这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钟成 《高中生》2009,(23):16-18
扶桑社正文:日军认为如果攻下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话,蒋介石可能就投降了。所以,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了南京。(注)但是,蒋介石迁都重庆,继续抗战。注解:当时,多数中国军民被日军打死打伤(南京事件)。对于此事件的牺牲者数目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还有诸多疑点,至今众说纷纭,争论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7.
一次晨会课,当我说到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屠杀了我30多万同胞时,我以为我的学生会吃惊,会愤怒,会伤悲;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很平静,这时学生问了一句:“周老师,30多万是多少?”我恍然大悟,学生对30多万这个数的感知还比较模糊。  相似文献   

18.
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电令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理事会的中国代表,要他们立即向国际联盟通报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真相,并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出面干涉,制裁日本侵略军.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全体国民党员抗日救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说日本侵华暴行必将受到国际公法的制裁,宣称要“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翌日,南京政府又通告全体国民,称政府已将日军侵华一事诉之国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1月至1945年8月,侵华日军将战火烧到湖南,对湖南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支日军正是攻占上海、南京,在南京屠杀了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那支日军部队。7年中,这支日军部队在湖南先后发动了6次大的战役,遭到湖南军民的顽强抵抗,最后,在湖南各地向湖南军民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陷落后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之一,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种种罪行,并以日记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威尔逊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日军在大屠杀期间主要有屠戮中国军民、掠夺、纵火、侮辱外籍人士、性暴力、扶持伪自治委员会等六大暴行。通过与日军士兵日记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暴行行为往往具有联发性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动机交织叠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