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与还原剂尤其是和含有金属元素的还原剂反应的计算是高考命题中的一类热点问题,也是同学们感到较难的一类问题,下面来谈谈如何突破该难点.  相似文献   

2.
该法是指直接根据离子方程式所确定的相关量进行计算.这是一种直接抓住化学反应的实质,简化计算的中间环节的简捷解法.  相似文献   

3.
邵建 《化学教学》2016,(5):78-82
通过实例和相关变形处理,介绍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反应的原理,合理应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关系,掌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快解题速度等计算技巧,由此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硝酸的作用及其与量的对应关系,电子守恒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这些都是对等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理解和理性的升华,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一般来说,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由于产物比较复杂,有的时候还要涉及到多步反应,甚至是循环反应,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正确的方法,以避免出错。  相似文献   

6.
徐明奎 《新高考》2004,(7):108-109
有关Fe、Cu混合物的反应问题,由于涉及到铁的变价,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物质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都有许多“经典”试题,而其中有许多题目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上都涉及到一个反应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7.
硝酸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是难点,也是重点,下面笔者从7个方面分类探讨,帮助大家跨越这道障碍.  相似文献   

8.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受浓度、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其反应产物不同。Fe与HNO3反应,首先生成Fe^3+,Fe^3+有较强氧化性,可与Fe反应生成Fe^2+,所以,Fe与HNO3反应的生成物与Fe和HNO3的物质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大纲(化学部分)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实验能力考查的理想平台,围绕Cu与硝酸反应所设计的实验值得我们认真分析.1 Cu与硝酸反应的实验,O2是判定气态产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某化学探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铁与硝酸反应的考题是高中化学久考不衰的热点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较为复杂的反应,因此命题眷可以从硝酸的浓度、反应温度、硝酸与铁的相对用量不同等因素变化利用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推理计算等原理而设计出许多优秀的试题.本文将对铁与硝酸反应的考题作出归类.  相似文献   

13.
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浓硝酸都有氧化性.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硝酸能氧化除Pt,Au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条件不同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也不相同.常用计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属与硝酸反应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与酸性,浓硝酸在反应过程中逐渐变稀,造成产物出现多样性,利用计算题的形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5.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在中学阶段是一类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往往因为反应条件不同、硝酸的浓度不同而导致生成的产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涉及到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是较复杂的.解这类计算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感到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方法效果欠佳,这些实验或耗时多,或装置复杂,操作繁琐,或可见度太差,成功率低,不安全等,总之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这些实验应该加以探索与研究,以达到实验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省时,更符合教学要求,更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几乎能与其他所有金属反应,反应形式多样、涉及知识面广、考查角度丰富等,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按金属活动顺序表,对常见金属与硝酸反应情况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教材中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存在硝酸用量较多,反应的可控性不高,无法控制NO和NO2的生成量导致尾气处理不到位而产生空气污染等不足。对此,可利用U形三通玻璃管、注射器等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一体化装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在一套装置内进行,并能完成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19.
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而且有强的氧化性。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难点之一。硝酸和金属及非金属的反应随硝酸浓度的不同有如下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从前我们在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时,只是关注三个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C与浓硝酸的反应,关注的是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应的比例系数(即14122,38324,14142)和电子的转移数目,而忽略了硝酸本身在反应时的特殊性.不管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在与单质反应时都有奇妙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