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时代教育不能像企业生产产品那样,而是应该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确立“人之根本“和“人之性格“,应该让受教育者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让受教育的人懂得“用“的层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领悟到“体“的层面。一、现代新型文化精神培育是当代教育的根本问题理性主义的现代文化精神既规定了现代教育的使命,也制造了现代性生存的难题。现代性教育的使命表现为教育要服务于现代性的生产、生活和生存。  相似文献   

2.
教育源于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让受教育者学会生活,是教育的一种本意。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生学“六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生活教育”,新中国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与90年代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的“学会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教育以生活的原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发展素质,便成为一种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素质教育。罗曼若,益阳市资阳区军因希望学校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从1984年起,他就以教学生“学会生活”为宗旨,培养学生服务农村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既是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的出发点,总是建筑在“让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上,其实质性表现是——让受教育者:接受。而先进的现代教育的出发点,直接建筑在“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上,其本质性表现是——启发受教育者去主动适应客观规律,简述之,也就是两个字:创造。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挖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在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从受教育者本身的需要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给予受教育者什么,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育措施,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成为对自己满意并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的出发点,总是建筑在“让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上,其实质性表现是——让受教育者:接受。而先进的现代教育的出发点,直接建筑在“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上,其本质性表现是——启发受教育者去主动适应客观规律,简述之,也就是两个字:创造。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教育是定向教育中的基础环节。从受教育者进入职业学校的第一天开始,意味着受教育者结束了基础教育的学习,开始了定向教育的学习。职业学校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从职业学校毕业后,需要终身接受定向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宽基础”是面向一个职业群的定向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在一个职业群的范围内终身接受定向教育奠定基础的内容:“活模块”中的每一个“大模块”是针对一个职业的定向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具有从事一个职业必备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内容。为此,“活模块”阶段的设计思想应遵循下述四个要点:一、根据职业资格确定…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在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同时,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从区域整体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每个学校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学校能否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均等受教育权利和发展机会,即,缩小不同层次受教育者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是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上讲 ,影响学校德育成效的因素很多 ,有学校内部的 ,也有学校外部的 ;有心理学方面的 ,也有社会学方面的等等。但在讲究策略 ,减少不利因素 ,增加有利因素以求得德育实效的过程中 ,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是 :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 ,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所谓隐蔽德育意图 ,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 ,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 ,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 ,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 ,在…  相似文献   

9.
教育成本计量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教育成本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 教育成本数据是对有关各方都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有必要进行计量。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有三类: 统计调查、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和成本核算。从计量的主体看,教育成本有社会成本、学校成本和个人成本之分。学校的功能是提供教育服务, 所以学校教育成本就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只有与提供教育有关的支出才可以计入教育成本, 其他如学生的补贴、学校附属机构的支出等与教学无关的支出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10.
“沐风而行”是我渴望的自由境界。让受教育者感受“如沐春风”的快乐,也是我心中教育的理想境界。一味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社会价值的实用性的教育,虽可较便捷地让受教育者获得设置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迅速予人谋生之术,但同时缺失的是受教育者在其间的鲜活个性、个人可能的创造潜力、丰富的直接经验的感知。“人为”的教育模式与“为人”的教育理想同时存在于现实教育中。我们该选择哪一条路?我看到了“沐风而行”的曙光,那就是新的课程改革中许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正确的理念和现实的困惑仍是一对矛盾,但有正确的方向,我…  相似文献   

11.
深化职教课程改革应处理好九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一个职业群甚至几个相关职业群的学校教育,不但要使受教育者达到某种职业资格标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有在一个职业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的基础;不但是把学习者转化为劳动者的教育,而且要使学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让受教育者奠定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教育,更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劳动者素质的教育。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包含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有教育论著说,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而,在一个确立了人权思想的国家,将不会认同这种观点。进一步问,统治阶级还为不为别的什么服务呢?若有服务,那就有两个服务了,这两个服务是什么关系呢?哪个是更基本的呢?在人权思想和观念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里,答案也应十分清楚。还有全面发展的方针,它只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要求吗?只是学校和政府对学生的要求吗?他们根据什么拥有这种要求?他们为何有权这样要求?他们为什么有这个资格去要求受教育者呢?其实,全面发展首先不是你要求不要求,首先是人的权利,人有全面发展的权利。首先是一个人的权…  相似文献   

13.
学校要建立和谐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也就是说,只有各个组织或子系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才可能总体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教育体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学校、家庭、社会等)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受教育者几近于  相似文献   

14.
一、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服务“在2003年教育创新国际研讨会上,“服务“、“产品“、“顾客“、“质量“、“效益“等概念在职教领域中的使用,使人耳目一新。教育学家把“教育“定义为: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是改变受教育者行为方式的过程。人们往往把受教育的毕业生自然地当成这种“产品“,把学生看成可以进行“加工“的原材料、“坯子“。这种定义和认识,很难准确地把握教育机构与社会,教育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本质。职业教育的“服务“观念为透视职业教育的本质提供了—个新的视角。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机构向社会提供的有关教育与培训服务。职业学校的产品就是学校根据  相似文献   

15.
<正>何谓学校?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往,学校是知识的集散地,学生之所以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是为了获得教师传授的知识。如今,在可视化、触摸屏、同步性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几乎已经进入了一种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学校不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场所,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各种服务。学校该如何增强服务意识,迈向服务型学校?一是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戈柔 《中学教育》2003,(1):15-16,18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 ,是学校文化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学校社会互动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开展德育的过程就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德育目的与计划的实现 ,不是一种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实现的当然的结果 ,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中相互协商的结果。由此可见 ,德育中的师生互动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 ,分析德育中师生互动这一问题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运行 ,尤其对改变目前学校德育“滑坡”、“低效”等现象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  相似文献   

17.
曾晓宁 《辽宁教育》2013,(7X):49-49
<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创建一种具有特性的不断持续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这种教育在确定与发展之后,就形成了学校某一方面的教育特色,而逐渐发展为学校整体的特色教育。基于对学校特色教育创建的认识,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商榷。选择与定位每一所学校在选择自我特色时都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判断,考察,甄别,实践,确定,甚至是改革后再确定,或者也有批判、否定而从头再来。不为特色而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为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教育者在构建学校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德育不仅是社会主义学校性质所决定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所谓优质学子,就是有“健康的身体、智慧的大脑、兼爱的心灵”的学子。而优质学校,就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不仅要有较高的升学率和学生文化成绩,而且要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优质学子与优质学校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优质学校一定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服务;反过来,优质学子的涌现,又促进了优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学职业指导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指导,有的国家称为职业定向教育,意指帮助受教育者正确了解和认识自身条件、特点并指导受教育者选择或确定恰当的职业或专业方向的活动。职业包括社会职业指导和学校职业指导两个方面。中学阶段的职业指导是中等学校帮助中学生在初、高中分流中,在对自身素质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