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陕西教育》2009,(10):25-26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主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体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动灵魂。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主动学习,不听命或依赖于他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  相似文献   

3.
许永 《中学文科》2007,(7):31-31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主动探究、自由创新。我们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能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究知识,敢于竞争,敢于质疑问难,从而成为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指学生自己做主 ,通过自身的活动 ,自主地探索 ,来获得知识 ,促其发展 ,掌握学法的一种学习行为。课题立足“自主” ,突出“发展”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它是以研究“如何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和探索活动 ,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促进认知和人格发展 ,为日后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此 ,我们提出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流程“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是 :激趣导标———自…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觉主动地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掌握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现就此谈谈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使学生学会能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乐于学习。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寻知识,敢于竞争,敢于质疑问难,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我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尝试。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具体做法是: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二、通过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四、引导学生主动设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五、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指不听命、不依赖别人,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题,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主人。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卢明 《广东教育》2007,(1):32-3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探讨的最有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让他们用创新的精神去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一、扶放有度,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预设教学,在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应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的粗浅认识,表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成为既能自主学习,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倡导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发现结果的过程中来展示自我的过程.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学习能力,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活动,加强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的联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积极展示自我,养成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积极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重视的是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正是教师不断实践与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构建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探究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合作气氛,为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研究,最终达到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马莉军 《考试周刊》2014,(66):146-147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文章提出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经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具有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就应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亲自探索,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创新学习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通过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20.
董松一 《辅导员》2009,(18):52-52
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实践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