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倡导南京国民政府借鉴西方的大学院制度,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为大学院制。大学院制以"学者主政"、"学者治学"与"学者执教"为推行目标。蔡元培在1927年至1929年期间所推行的"大学院"制,改变了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及大学机构成为腐败的官僚机构的窘境。大学院制是近代中国建设大学制度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05,(3):57-57
日本的大学出现大学院(研究生院)热,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争相报考大学院。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学院,中国留学生在选择专业上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东京2012年4月9日电,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使用拟南芥,研究了在其茎部内皮细  相似文献   

4.
对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的设置、招生、教师配备、法律实务教育、毕业生的律师资格考试及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与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教育目标相似,并分析了韩国法学专业大学院教育制度对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5,(6):107-112
日本教职大学院从2008年创办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本文以东京学艺大学教职大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角度,探讨了教职大学院课程的构成模式和发展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教职大学院课程的实践性内涵和具体表现,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教科书编审活动在民国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纵向上对大学院有关教科书编审的历程作梳理,并从横向上对其活动进行分析,借此可以理清大学院时期教科书编审状况及其对于中国教科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教育大国,随着终身教育的推进,社会人的回归教育也提升到研究生层次。为拓宽社会人的入学口径,日本大学院开始实施社会人入试制度。该制度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化的特点,为社会人进入大学院学习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和民国大学院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曾一度试行蔡元培先生推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度,虽然时间不长即被废止,但在中国教育行政发展史上却不可谓不是耀眼之处。由于推行大学院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因而我们在探寻大学院试行又很快被废止的原因时,不能不把着眼点集中于这一思想,并归于其存在的缺陷,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9.
借着北海道秋高气爽、景色万千的风光,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研讨会,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化讲座佐藤錬太郎教授的主办下,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化学讲座三浦秀一教授、北海道中国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敞开国门吸收欧美先进文化。1877年,第一所欧美模式的近代大学——东京大学宣告成立。1886年,东京大学更名为“帝国大学”。当时的《帝国大学令》明确规定:“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和分科大学构成。大学院是研究高深的学术技艺的场所;分科大学是讲授学术技艺理论及应用的场所。”“分科大学的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可以进入大学院研究高深的学术技艺。通过规定的考试之后,可获得学位。”这里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大学院制失败原因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峰 《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49-52,70
民国时期“大学院”制虽经蔡元培等人的发起与辛苦经营,却终究避免不了迅速失败的命运。通过简述“大学院”制的产生及废止的历程,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意在廓清这一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面目。  相似文献   

12.
简析法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教育事业发达,历史上三次振兴(19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后)均归功于高质量的教育,是世界教育史上教育兴国的范例。法国教育督导制度发展较早。1808年拿破仑建立法国国家教育体制时,就在帝国大学院设置督学,作为大学院总监的耳目巡视  相似文献   

13.
神户大学是日本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国立大学。神户大学设有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院),在大学院学习的有硕士课程研究生和博士课程研究生,学习期间分别为二年和三年。1980年至1982年,我在神户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回路和系统研究室进修,恰好经历了一个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学全过程。当前,我院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如何组织好研究生的教学过程,研究生教学如何改革,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仅就我所了解的神户大学回路和系统研究室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做一简介,并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日本创立教职大学院制度,推动教职大学院成为担负基础教育教师硕士化培养的主要阵地。从初期建立到组织扩增再到转型提质,日本形成了学科教育融入、理论实践交互、师资优势嵌合、在职“工学结合”的制度框架。在地方落实上,一些高水平教职大学院采取人才分类培养、“三化”机制构建、课程教材化及远程教育项目等举措,推动了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从封闭转向融合,体现出各校“锚目标、严标准、重效能、讲公平”的实践取向。这些探索可为破解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封闭性难题,推进硕士层次教师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大学研究生教育在日本称为“大学院生教育”,研究生院叫做“大学院”。日本现有586所本科大学的百分之七十设有研究生院,研究生人数达到17万人以上。在98所国立大学中有26所设硕士课程,其他72所设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或者只设博士课程。  相似文献   

16.
据光明网2012年9月14日消息,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和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神经细胞轴突形成的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神经科学杂志》上。此前,研究人员已知轴突的前端是通过扩展细胞膜而伸长的,但是一直不清楚详细的机制。对此,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大鼠脑神经细胞进行的实验发现,细胞内的一种名为  相似文献   

17.
1927-1929年,国民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这次在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史上虽然只存在了两年的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名称的变更。从设置大学院的动机及其设想来看。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是蔡元培等倡议者对学术教育及科技研究的重视与努力,它具有着提倡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教育学术并重思想的重要意义,它推动了此后中国科技学术界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民国大学院、大学区制的兴衰说起,分析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区域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被访者:内田诚一,1960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逗子市。号辋斋。别号奎庵、崇睿道人。文学博士。1983年3月获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中国文学专攻学士学位;1985年3月获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文学专攻硕士学位,1995年3月读完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美术史学专攻博士课程,1999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已经结束了在日本的大学学习,有时我问自己:如果一切从头再来我会如何念大学院(研究生院)?我想首先我会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不像当初连想都没想过要报考顶尖学府的大学院。其实去努力、去尝试的话,考上日本的顶尖学府,还是有可能的。其次,要坚信会苦尽甘来,我会再用功一些,再专心一些,把论文写得更好一些。这就算一位毕业的学姐,在自己留学生活中的一个遗憾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