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Ⅰ类形容词和动词变形后的发音是容易被日语学习者忽略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Ⅰ类形容词的否定形式、过去时、否定过去时、て形、ば形,以及动词的否定形式、过去时、否定过去时、て形、ば形、动词能动态、动词被动态、动词使役态、动词使动被动态、Vねばならない的发音规则。  相似文献   

2.
Ⅰ类形容词和动词变形后的发音是容易被日语学习者忽略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Ⅰ类形容词的否定形式、过去时、否定过去时、て形、ば形,以及动词的否定形式、过去时、否定过去时、て形、ば形、动词能动态、动词被动态、动词使役态、动词使动被动态、Vねばならない的发音规则。  相似文献   

3.
语音既有语音性质,又有语言学意义。功能分析不仅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也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语言是交流的载体,是传递信息的特殊工具。每种语言,男女老少,各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发音特点。在日语学习中,很多的学习者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自己明明按照字典标注的正确发音来说日语,为什么说的日语还是很奇怪,日本人还是听不懂自己说的日语。本文揭示其原因在于,在实际生活中,日语中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等各类词,在进行活用后,声调往往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仅仅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是远远不能说出一口正确的日语。本文仅仅对日语动词,进行部分活用后,声调的变化进行分析。本文将采取数码式,即"(1)(2)(3)(4)"方式来标记动词的基本形及活用形声调。如果能掌握这些规则,那么就能准确读出日语动词活用后的发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初学日语的学生51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学习日语动词マス形、テ形的活用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初级阶段较难掌握的动词活用形式和较容易掌握的动词活用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动词形式变化研究成果,从习得顺序和习得模式两方面阐述了日语动词活用形研究的现状,并总结了日语动词活用形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文静  王真  王飞 《考试周刊》2011,(47):101-103
日语的动词是日语里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语的动词有态、相、时制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的作用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动词根据形态及词尾的活用形可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不规则动词;根据本身能否完整的表述主语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中按照能否表达人的意志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他动词都属于意志动词;按照日语动作或作用的过程中的意义日语动词类型,用法分成4类: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特殊动词。动词的分类形式较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因此学习者容易混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以有助于学习者学好日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2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6种动词活用形的声调生成状况进行语音调查,归纳学生日语动词活用形的声调生成特点,为中国日语学习者语音习得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8.
词调在语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词调在日语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单纯的动词的词调,我们可以从辞典中查到。然而,当该动词呈现活用形时,词典里是无从查到的。在现有的工具书里,介绍动词及动词活用的词调时,均以该动词假名的个数即拍节来判断该动词及其活用形的词调。本文试图以另外一种方式,即以该动词本身的词调来阐明动词活用形的词调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日本权威辞典,探讨井总结了日语动词活用的各种读音规律,补充了教材的不足,为甘语学习者找到了辨别正误的发音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抱」     
在日语中当用汉字使用"抱"构成的动词里,「抱(だ)く」「抱(いだ)く」「抱(かか)える」可以说是最为日语学习者所熟悉的词汇。但正是由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熟悉汉字的这一先天优势,导致了很多时候,仅凭借对中文的"抱"一词的固有印象去理解、使用这三个日语动词。本文通过具体例句「抱(だ)く」「抱(かか)える」进行词义分析,希望加深日语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进而对学习者今后的日语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语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意义复杂多变,根据不同的动词类别和语境可以表示非时态、时制和体态的意义。这些用法和句末的语法规则关系密切,有些可以直接套用句末的语法规则,有些则不然。此外,日语中表现时态的其他语法形式如テイル形,与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的使用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叶枝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116+122-116,122
同音語的大量存在是日语词汇的一大特征,本文从「駄洒落」「語呂合わせ」「なぞかけ」三方面考察了日语中有趣的同音語现象,对日本人活用同音語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日语中所谓的“推量表现”是用以表达说话人不确定的判断的表达方式。“推量表现”是日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示“推量”意义的助动词,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按着说话人主观意志进行推测的表达方式「ダロウ」和说话人基于客观依据进行推测的表达方式「ヨウダ」「ラシィ」。“推量助动词”以外的推断表达方式主要有思考动词“思ラ”和含有疑问词「カ」的「カモシレナィ」「カナ」「カシラ」等。  相似文献   

14.
张雪梅 《考试周刊》2011,(26):119-120
关于日语中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功能和形态等方面的考察,作者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考察形容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ハサム」「ハサマル」「ハサマレル」为例,指出了成对自他动词在语音形态及构句上的对应关系与能动动词、被动动词的对应关系相似,成对自他动词中的自动词与被动动词在语音形态上的相似点。所以,成对自他动词的研究不应该只孤立考察自他动词自身,应该将其与被动态、使役态相关联来考察。这一观点是自他动词的先行研究中还未涉及到的。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自他动词,既能重新认识自他动词,也能搞清楚自他动词与语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他动词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讨日语“心”的多义性出发,详细分析日语“心”的三个主要义项,以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制作的语料库调查为基础,归纳总结出日语“心”的转喻义和隐喻义义项各占一半,实际用例中以表示人的思维、情感的转喻义为主。从表达形式上看,「心の中(うち)で」「心の奥(底)から」「心に」「心を」「心が(は)」的表现形式占绝大多数。汉日语“心”有许多共通语义,但汉语“心”多以复合词形式出现。因此,在翻译日语“心”时,大多译成汉语带“心”的复合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动词通过词尾变化转换而来的名词被称之为"连用形名词"或"转用名词"。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用例分析法对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材《综合日语》中出现的连用形名词的分类和意义进行阐释和论证,考察结果显示,《综合日语》中出现的连用形名词,形式上分为单纯动词连用形派生的名词、复合动词连用形派生的名词以及"前缀+动词连用形"名词三类,意义上分为六类,大多都表示具体的动作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做”“干”“搞”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动词,它们都具有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意义,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常常译为日语中的动词「する 」或「やる」.以中国作家莫言小说《蛙》中的例句为例,从中日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并讨论译为日语动词「する」和「やる」的两种情况,以期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做”“干”“搞”的日语译法,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动词「す为」「やる」的区别与用法.  相似文献   

19.
张林 《考试周刊》2012,(76):80-81
在日语动词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一个形态却有一种以上读音的词汇,不同的读音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如果不加以区别、辨析,就可能导致误用的产生。如动词“潜る”“怒る”分别有两种读音,每种读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果不进行意义分析,就可能导致误用或者如果不了解其内在语义.就可能导致误读。尤其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语义分析的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的语义分析的意识。本文以同形异读日语动词“潜る”“怒る”为例,对其发音与语义的对应进行分析。指出对同形异读日语动词严格区分其发音与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张振英 《考试周刊》2008,(13):77-78
日语中的动词不论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的未然形后附上助动词[ゎゐぅ/れゐ]都能构成被动态.本文就日语中被动态的概念、构成及分类.列举了大量的例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以期能对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