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云 《小学生》2012,(8):16-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相当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仅是停留在听话和说话的层次上,往往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淡化了口头语言那种表情达意、交流信息和相互沟通的工具性。可是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应当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训练学生的听说交流能力定义为"口语交际",并单独立纲,对各个年级分别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凸显出"口语交际"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新课标中对口语交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总目标是: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总目标是: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口语是最常用的交流手段,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际交流效果的好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应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实例,我列举几点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封超 《现代语文》2011,(11):96-96
口语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明确要求: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使用口语进行交流,它比书面语言有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凸现其重要性.从生意场上的成败得失到政治场上的升降沉浮,无处不显示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难怪有人提出"语言就是力量"的口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口头表达能力则是人们最普遍的交际手段,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口语交际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一精辟阐述是我们当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准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多处提到这方面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说普通话”。2000年3月出版的新编语文教材更是把“写作、口语交际”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表达传递信息快,是最广泛、是直接的交际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通讯设备现代化,口语交际频率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不  相似文献   

14.
魏景春 《考试周刊》2013,(93):52-5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空前活跃,口语交际能力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相似文献   

15.
车鑫 《成才之路》2009,(23):34-35
在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对人才的要求也愈加全面,不但要求具有渊博的学识,更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个人给人的最初印象,除了外貌、口语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在工作中,交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口才。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辛金凤 《小学生》2013,(1):65-6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文学科,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在今天这样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巧妙、灵活、有效地搞好"口语交际"这一目标的教学。一、让多媒体高效、有序地再现直观生活图景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正规语言训练的  相似文献   

17.
李燕 《教师》2014,(24):70-7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普遍的现代社会,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细心引导,探求方法,使之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如何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听说不畅,就会妨碍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流,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对"口语交际"目标作了如此阐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训练学生听说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基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