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什么才是真正的会阅读?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会阅读,还要带领学生们去阅读,在其中不乏面对许多困惑。美国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极其细腻地介绍了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读后若有所感,我将从如何选择书籍、阅读技巧、主动阅读去和大家探讨阅读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熊辉 《教学随笔》2010,(10):1-3
一杯咖啡足以让我们体味到午后阳光的味道,一篇美文足以让我们想起留在岁月深处的人事。翻阅一本文学书籍或一份杂志,眼前就活跃着大千世界的光华碎片,让我们在嘈杂的现实之外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力的创新和潜能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我校自2002年9月份起启动了面向全体师生的课外读书活动,现将我校开展的课外读书活动介绍给各位朋友,更迫切的希望得到各界朋友指导。  相似文献   

4.
“墨驰思深,书香人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熠熠生辉、启人心智的话语,是我在历时半年通读了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之后,最深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是文化人,读书就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是专业人士,读书就理应是一种成长载体;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路人,读书就理应是生命之树常青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是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读书,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是个"读书人",读书似乎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生活必然的组成部分。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1.读书可以养心身体需要滋养,心也是需要滋养的,要靠知识、见地、思维、情趣来滋养,而这些东西大都来自读书,  相似文献   

6.
7.
亲爱的同学们: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无垠的生活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心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理史经,品诗词歌赋……是的,读书,读好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似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一提起后进生,就会觉得“苦不堪言”。因为这部分学生占用了教师太多的心力、精力,而收效甚微,怎能不令人头疼?  相似文献   

9.
张本良 《语文天地》2011,(19):48-49
读书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更应该坚持读书,越坚持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读书就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办?唯有终身学习,活到老读到老,让读书思考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一、用经典滋养心灵,让书香熏陶人生  相似文献   

10.
张本良 《语文天地》2011,(10):48-49
渎书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更应该坚持读书,越坚持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读书就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办?唯有终身学习,活到老渎到老,让读书思考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  相似文献   

11.
很多时候,读书的价值不在于让我们感到增添了什么知识,而是让我们感到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我们的生命中,欠缺的东西太多了。读书,让我们感到心灵空间的逼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一天到晚总在忙。备课,上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对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如下问题:1.有近5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和多数家长对孩子从课外书籍中获取知识的认识不够,认为学生读课外书对于提高成绩没有多少帮助,因此不支持学生读课外书,家长更不能给孩子提供较多较好的课外书。  相似文献   

13.
读了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他不是滔滔不绝地论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驾于教育理论的高空上,只是"随风潜入夜"式地滋润我们普通教师的心田。我静心地阅读着,潜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记录着,然后小心地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以往,我们备课考虑更多的是教学重点的确定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却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需求产生一些个性化的思考。实践新课程以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主动质疑、思考,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闫学老师是《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她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且听听闫老师和您谈读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类书籍的习惯,帮助学生习得此类书籍的阅读方法,文章以《爱上读书的妖怪》为例,从预测、比较、精读、图像四个方面提出了故事类书籍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还是"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位好校长",都说明校长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作为校长,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读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怎样的校长才是我们的期待》,我豁然开朗。文章的作者在向一位作家约稿时,作家对编者说:"已经不记得孩提时代的校长是什么样的了。"此话让我感慨万分,我相信很多人有此同感。记得小时候,我和同伴们真的是常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识别校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要带头读书朱永新教授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阐述了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并没有对读书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从实际层面上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发展甚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本刊约请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局长、校长和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 ,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笔者在学习课程标准时也为之困惑。通过请教专家 ,查阅资料 ,总算有些认识。随着学习的深入 ,越发感受到这个术语所蕴涵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深刻。斗胆阐释之 ,讨教于方家。阐释的目的不在于规范认识 ,统一思想 ,而在于丰富理解 ,拓展视野 ,提升认识。“期待”原为美学的概念 ,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