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 《新课程研究》2010,(8):116-1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策略"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它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可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就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盛雪 《辽宁教育》2014,(6):62-64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等十个核心能力."数感"是十个核心能力之一,足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感"的的培养的重视."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培养生成,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与发展"数感"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程目标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通俗地说"数学思想"就是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所剩下的东西,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5.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途径等,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其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和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论述充分确立了学生在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清晰地阐明了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即数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适应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作为"让人成为完整人"教育的一部分,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且应该用计算机"做数学"、"表现数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欣赏数学,  相似文献   

10.
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数学"。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那么该如何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又是数学课程内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行和发展"。让数学走进生活是实现数学教育,加强学生应用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并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智慧"放手","让学"给学生,实现教学相长,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则将上述课程目标进一步概括为...  相似文献   

18.
万丽 《广西教育》2012,(34):81-8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来源于生活又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