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的取向教育,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从教育的目的看,创新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因此,简单地说创新教育,也称为创造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本"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从学生本身的发展出发,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并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开展本硕衔接教育有助于改善硕士生生源质量、提升硕士教育适应能力、增强硕士教育专业认同和促进学生个体专业发展。本硕衔接教育不同于硕士教育,是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开展的硕士教育专业认同、学习方法、学习执行力和专业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体验教育。高校应在学生遴选、学业导师配备、课程内容调整和教学模式创新等环节统筹设计、科学实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本硕衔接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胡天佑  邓力 《职教论坛》2018,(2):142-145
以"创客""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三创"教育构成了技术本科院校发展的新思维。技术本科创客教育倡导创新创造、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技术本科创业教育是基于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和就业能力发展的新型教育;技术本科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协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技术本科"三创"教育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有利于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本科院校应积极构建发展的新模式,形成新的"三创"教育观;以"创客"理念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倡导"三创"精神的环境氛围;以创业为指导,构建多元化教育平台;以"创新"服务教研,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使我们的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大趋势.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努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和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应具有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我们把团体辅导—体验学习作为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发展,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强化自主能力,有效地发展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能自主行动的人,并提出创新"行%情%知%意"德育过程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语境下高校学分制运行保障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教育的实施,内在地要求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多方面,以学生为本、彰显个性发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枢纽环节,而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具有独特的优势.保障学分制全面实施是促进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启发式教学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本指导思想。根植于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启发式教学,经过世代人的弘扬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它采纳和荟萃了人类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揭示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交流在促进大学与利益相关者协同起着核心传导作用。本研究从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职能出发,构建了大学教育—科研—创业的微观三螺旋创新体系,为探讨大学系统提升知识交流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麻省理工学院三螺旋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交流的核心实践路径表现为:在教育方面,开设整合式课程、实施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推进跨学科教育制度化,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在科研方面,平衡好奇心驱动与应用导向驱动的基础研究、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激励学生参与研究,核心是发现新理论与方法;在创业方面,缩小成果与市场的差距、促进与合作伙伴的非正式对话和正式协商、积极推动学术创业,核心是创造新产品、服务和系统。结合麻省理工学院的实践案例与我国大学创新体系知识交流现状,本研究从改革教学与评估模式、优化科研环境与管理、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合作、构建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四方面提出加强知识交流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正风起云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创新?这是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唐巧珍 《福建中学数学》2004,(8):F002-F002,3-4
1“目标—任务”驱动的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背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课堂学习模式的改革,在于教育者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教育为灵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课堂学习模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模式的改革指明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那么,高校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行本、专科学生导师制,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进行毕业设计等学习和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利于个性化发展,也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实行本、专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导师制是本、专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因材施教,鼓励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导师制都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邹爱琴 《科学教育》2005,11(4):50-52
中学阶段是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中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战场,主阵地.科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教书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参与,即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这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和方式应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当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主旋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是进一步落实全教会精神的集中体现。小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牢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今天,国家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而实现上述战略的突破口应该大力开展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处在教育环境的核心,既能改变教育环境,又能对教育环境提出要求。生本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保证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把教育回归自然,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培养出自主、积极、创新、活泼的现代型学生。国内多个学校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希望通过生本教育来实现课改的目标,找到一条适合国人的教育之路。生本教育的蓬勃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有了主见。广义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这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和方式应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