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明前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历来争议颇多。根据宋濂的“台阁文”观念、“台阁文”创作以及台阁体作家对宋濂文学的接受,并结合“台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审视此论题,可以推断,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受政治身份影响;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前期作家并不推崇宋濂,因而他对“台阁体”的产生只起了间接引导作用。天顺以降,台阁体中、后期作家一致推崇宋濂文章,他对“台阁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濂的理学思想以程朱道学为本,兼及心学和事功之学,在其道统学观指导下的散创作大致呈现两种态势:道合一是主导,与道的游离乃至背离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汉宋之争与中西之争对清代散文选本的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桐城派选本与非桐城派选本对汉学家、桐城三祖文章的评判各不相同,在选人定篇上颇有差异,即可见汉宋之争对散文选本的影响;中西之争一方面导致晚清《经世文编》系列选本的涌现,另一方面又促使一些选家通过编选散文选本来保存国粹,保存中华文明,以应对汹涌澎湃的西学浪潮。  相似文献   

4.
"小说"从诞生之日起便笼罩在经史话语的巨翼之下,历史变迁不曾从本质上将"小说"推向中心位置.以目录学上的"小说"为导引,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的著录思想和由此呈现出的"小说"在目录学上的定位作新的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6.
宋濂在元明易代时期撰写的那些带有史传性质的自传作品,反映了他内在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就其自传材料中对“古文辞”写作的不同感悟,宋濂表现出三个阶段的思想取向:年少时转益多师,以读书习文、热衷“古文辞”而文名远播;行至中年,对写作“古文辞”有所悔悟,从对外在功名的追求转向学问之道;步入晚年,疲于文字应酬,文风趋于保守,对“文辞”既悔且恨,整体生命转向自我的内在深省且有明显的保身远祸的心理动机。宋濂的思想世界存在着一以贯之且多元互动的思维脉络,可视为元明王权社会下江南知识群体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上讲,语文教材选本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选本。其对于入选文本的严格要求,赋予文本崇高的声誉。同时语文教材作为教育的工具,其独特的传播特性、传播对象、传播过程及其围绕它而进行的教材改革,也在无形之中参与了小说文本的经典化建构。在现当代小说发展史上,教材选本无疑是小说经典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黄世仲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民主派中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他在广州辛亥光复后被陈炯明以莫须有罪名枪杀,他的名字不像近代一些著名小说家那样彰显。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颜廷亮所著《黄世仲革命生涯和小说生涯考论》一书对黄世仲冤案作了详尽的考辨,对黄世仲作品在近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了更充分的论说,是近代文学研究界有关这一论题的代表性成果。《宋濂年谱》系徐永明所撰,它吸收了既有宋濂年谱著作的优点和长处而更为丰赡、完备,征引广博,纪事繁富,是一部集宋濂年谱大成的新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文学小说的地位,冯梦龙将小说与诗、赋、释、道等相提并论,以同经、史等大道相对应的方式强调小说之“小”。《四库全书总目》则强调小说之“说”,并以文学小说不符合目录学体例要求为由将其驱赶出小说的范畴,但《四库全书总目》中采集的小说体例照样不统一,所以在给目录学小说分类的过程中还是以小说之“小”为依据。文学小说重视小说的审美价值,而目录学小说则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以强调文学小说的社会功能为由争得一席之地结果是徒劳的,明确提出文学小说的审美特征,强调文学小说与目录学小说截然不同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0.
章探讨了古代类书与言小说总集编纂之间的关系。古代言小说总集分层分类的编辑方法不是发端干《世说新语》,而是借鉴了类书的编辑经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层分类”的编排体例和“标题隶事”的编辑方法。由于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太过宽泛,小说献资料数量太多,类书按类编排资料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包括《才调集》在内的十五种历代唐诗选本所选孟郊诗数目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唐诗选本对孟郊诗的选取差异较大,孟郊诗所受关注程度随时代发展逐渐加深。从对包括《唐文粹》在内的八种代表性唐诗选本中所选孟郊诗篇目的考察来看,各家对孟郊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但乐府诗是共同的首选目标。在历代唐诗选本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游子吟》《古别离》为代表的一批孟郊诗的名篇,它们构建起孟郊诗高妙简古的印象,拉开了与诗论家酸呻苦吟之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与唐传奇相比,在诗词羼入、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它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处于唐宋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女子诗歌、散文双年选在选本文化失范的出版市场别出机杼,首创用女性视角观照边地文学的新景观,突破了个人化的私语抒写局囿,发掘了一个耀眼在场的创作群体,因而能在选本图书市场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它们以作品的实力和品质诠释了选本的重要性——优秀的文学选本不仅体现的是编选者的文学理念和审美追求,而且也是编选者的二度创作。选本本身是有灵魂和特质的,完全可以成为一部值得研究玩味的独立著作。内蒙古女子诗歌、散文双年选很好地做到了选本的规范和创新,为当今文学选本在出版的优质化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孙楷第极富学术个性,且硕果累累,但由于某些原因,其学术地位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西游记》为中心,从诸多新版本的发现、鉴定、考论等方面,审察孙楷第小说目录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学术特征,从而准确认识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特别是《西游记》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入清以后花费巨大精力编纂的三部文章选本,其目的是以选本的方式保存明代的历史与文化。本文对这三部选本的编纂情况进行了梳理,并且结合选本序言、评语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对黄宗羲的明文批评进行了论析,指出以理为主、情理兼顾是黄宗羲评论明文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唐代文言小说繁荣与科举制度盛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文言小说在初兴期蓄势的基础上,繁荣期的创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者蔚起,名篇如林,呈现出堪与诗歌媲美的繁荣景象。唐代文言小说的繁荣,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尤与科举制度盛行及其造成的文化风尚直接有关。这一时期进士科、制举以及吏部科目选等取士非常盛行,不仅选拔了一大批才学之士,而且营造了文言小说繁荣的文化氛围。唐代科举制度盛行给文言小说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而科举士子假文言小说叙写科举环境下的现实人生,施之藻绘,扩其波澜,则将文言小说创作推向了繁荣。  相似文献   

17.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如何厘定文言小说的"类"是文言小说研究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典籍文献中关于区分文言小说"类"的观念与方法,分析了文言小说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两种不同审美趋尚,指出文言小说的分类宜从风格上把握,不宜从题材上去把握:可以分为"晋类"和"唐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