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紫慧 《新闻世界》2011,(6):246-247
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的探究和哀悼。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这一理论对目前,电视和网络时代的娱乐化倾向做出反思,认为对电视和网络媒体而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是其义不容辞之责,同时这也是作为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娱乐中反思、在反思后娱乐,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洁 《新闻世界》2012,(3):61-62
在视觉文化传播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呈现出了新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影响力逐渐增强,正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视觉元素渗透到网络舆论的环境中,与网络舆论的建构和作用交互影响,从而使网络舆论也打上了视觉时代的烙印,充斥着群体性的狂欢和与魅惑。本文试通过分析视觉文化传播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来厘清网络舆论呈现出的狂欢和魅惑的成因,以供反思之鉴。  相似文献   

3.
将伯格曼这张覆盖了瑞典电影半个世纪的"湿透的毯子"掀开,才有可能释放这个国家电影人压抑已久的艺术激情  相似文献   

4.
微博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极大变革。人们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信息主动传播者,而公共开放的网络空间不仅使得信息传播变得快速便捷,也赋予了人们话语权,使之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来。总体而言,微博时代带给我们诸多"狂欢",然而,微博时代还潜藏着文化上的巨大隐忧。具体而言,人们话语权的获得,传统文化的失落,微博时代的利弊同在,忧喜参半,恰恰是微博时代的"喧哗众声"。  相似文献   

5.
弹幕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体验方式,在超现实外壳的庇护下蕴藏着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虚无主义,让现代社会中理性的道德原则瞬间崩塌.技术的迷思引发了审美异化、颠覆传统、破坏网络生态等一系列行为,新媒体时代下对这一新型网际空间的伦理反思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李蓓 《新闻知识》2007,(8):42-43
“我们心目中敬重的孔子其实是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用如此通俗直白的现代语言来解读古老经典,再搭上大众传媒这班快车,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于丹热,一跃成为众人追捧的“学术明星”,她写作的《论语〈心得〉》也在全国畅销。虽然对她持“反对”的声音也同样激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蓓 《新闻知识》2007,(8):42-43
"我们心目中敬重的孔子其实是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  相似文献   

8.
袁也 《现代视听》2013,(2):33-35
2013年央视春晚在一场规模浩大的网络热议中落下帷幕。这场网络互动具有狂欢性质,极大地影响了央视春晚的传播效果。其背后原因大体概括为新媒体的发展、观众对互动交流的渴望以及大众文化对庙堂文化的反抗,体现出了Web2.0时代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开放兼容、快乐创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陈长松 《新闻界》2008,(2):16-18
本文借用有关杂语和狂欢的理论对江苏综艺频道的娱乐节目《娱乐818》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丁倩 《新闻世界》2013,(8):122-124
“网络迷因”又称“网络爆红”,指某个信息或理念迅速在网络用户间传播的现象。近几年,各种“网络迷因”事件层出不穷,以狂欢理论观照这种现象,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狂欢的精神和特质。笔者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这些具有狂欢表征的现象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吕荣慧 《新闻世界》2014,(6):122-123
"段子"一词在中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其形式与内容不断随着时代而变化,但是其精炼的风格和幽默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段子文化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具有了新的活力,各种包含着特定意义和网络表达的段子不仅仅可以通过文字在小范围内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在网络中进行传播。网络段子的形成与传播不仅彰显着网民的睿智与娱乐精神,也代表着各种多元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娱乐化时代的网络狂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巴赫金提出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有了新的适用性,直播购物、表情包、双十一等都是新的狂欢形势,本文将从网络狂欢理论的相关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狂欢理论的呈现、狂欢理论的影响、狂欢理论的反思与建议四方面入手对狂欢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自胡戈制作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互联网上蹿红后,各种各样的"恶搞"作品充斥网络空间,"恶搞"成为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的一种形式。"恶搞"者主要运用戏仿、反讽、变形、拼贴等手法来解构权威、彰显个性。从文化上看,我们可以将网络"恶搞"看作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它具有抵抗性、边缘性、娱乐性、颠覆性等特点。但是,在"娱乐至上"的时代,纯粹追逐娱乐快感的网络"恶搞"不利于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需要对网络"恶搞"文化进行反思,把握好"恶搞"的度。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下,电脑、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购物方式的转变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方面。新兴网络购物方式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售后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缺乏售后服务保障、售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售后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网购售后服务质量,应该采取重新界定售后服务时间、基于不同类型产品做好售后服务、完善运费支付办法、提高售后服务效率等措施;消费者也需要积极对售后服务进行维权;国家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对网购售后服务进行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费银银 《新闻世界》2012,(7):299-300
网络世界的狂欢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论述网络文本特征与网络世界环境关系的文章也已经很多,但其主要是从微观以及技术的角度进行论述,而对人文问题关注较少,本文主要从宏观和非技术的层面上论述网络文本的特点,并将其与狂欢化的网络环境相联系,凸显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6.
网络购物体验对网购用户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依据我国网络购物用户的规模及经验现状,判定网购在我国正处于由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历史性阶段。本文进一步认为网购体验是此阶段两个市场主体之典型特征——购物网站将经营重点转向追求用户忠诚,网购用户更加注重购物体验——的契合枢纽。鉴于此,本研究建构起以网购用户的网购体验为中心,以交易感知为前因变量,以行为忠诚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在线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予以实证检验。最后,依据实证检验结果对购物网站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童晓玲 《新闻世界》2010,(8):146-147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新派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即走红,备受观众追捧,截止目前百度搜索网页已达4220000篇,可见其火爆程度。为何在电视娱乐秀已经滥觞的时代,这档真人秀娱乐节目依然能够走红?其走红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相似文献   

19.
比普通电影更短,但不乏精彩的微电影在网络流行。各网站、电影公司、明星、导演纷纷涉猎。各种自由的电影表现手法也呈现在受众眼前。但制作方对微电影盈利模式的探寻和国内审查机构的关注,都将影响微电影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薄莎 《新闻传播》2013,(8):178-179
通过对近几年来网上购物和注册使用微博的人呈直线递增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简要说明这种大众文化如何产生和流行,同时对其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