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受到美的熏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云南优美的山野风光、淳厚古朴的风俗人情、美妙动人的歌会场景,读来让人如饮甘泉,回味无穷。笔者认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蕴涵着浓郁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牛华 《现代语文》2009,(11):100-100
《云南的歌会》所展现出来的文字和语言不仅非常优美,更富有情趣。在文中,作者用美丽的文字来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声美、歌美、人美、民俗美、自然美、人性美,表现出一种非常和谐之美,令人称羡;优美的山野风光、美妙动人的歌会场景,淳厚朴实的风俗人情,  相似文献   

3.
捧读《云南的歌会》,文章中淳厚古朴的风俗人情、香气浓郁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那里的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和纯朴的人际关系,跳动着美的音符,奏响着美  相似文献   

4.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以丰富的题材,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体会那些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的散文,学习此文,感受文章的内容美与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老师抛出主问题,集中提问,学生围绕主问题,进行赏析美的活动,细细品味文字,进行表达,完成一场美的盛宴。主问题能带动整堂课,教学目标非常明显,解决问题较为透彻。  相似文献   

6.
陈建兰 《考试周刊》2013,(54):51-52
<正>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云南的歌会》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场面描写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云南的歌会》,或工笔描绘,或衬笔烘托,或大笔勾画,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云南歌会中“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和“山寨传歌”等演唱场面。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之情,汩汩地流淌于描写的笔端。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自然美、人性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文章的语言美就像人的仪表美。它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锤炼字句,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才能塑造美的形象,有效地传达意境的内涵,使人得到美的熏陶与享受。纵观古今散文名篇,首先吸引读者的是它们那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耐人寻味的语言。《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颇具语言美的散文,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语言学、语音学、语言美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深入、具体地分析了英语语音流畅美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展现流畅美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立功 《甘肃教育》2014,(16):112-112
正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在文学审美方面,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优美的苏州园林,朴实的小橘灯,富有动感的紫藤萝瀑布……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首先,是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性美、对浓郁民族风情的赞赏。2004年,我在一所学校任教时,上过这篇文章。五年过去了,回顾那一次课,我感到很惭愧。因为当时为了追求课堂上活跃的气氛,过多注重课堂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潜心阅读,缺少了人与文本的对话。在课上,师生对文章浅尝辄止的解读,课后没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  相似文献   

13.
文学素养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所以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就以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云南的歌会》为例,谈一下本人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欣赏能力的几点做法,供同行们参考。一、教师引领,提供范例散文语言优美、隽永,读起来给人以美感。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散文语言进行赏析,存在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领,明确欣  相似文献   

14.
张如意 《语文知识》2014,(12):27-28
我们一直追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味”从哪里来?笔者以为,从文本解读中来。文本解读到位,语文味自现,反之,语文味荡然无存。如有的教师执教《云南的歌会》,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几种歌会形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整节课就是引领学生共同分析几种歌会的演唱地点在哪里、演唱者是谁、此演唱形式的特点是什么。并且,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云南歌会的特色,还与同学们感兴趣的明星演唱会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何良俭 《教师》2020,(3):59-59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感悟和体验。文章着重从人物形象欣赏、环境描写体会、优美作品语言品味等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会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些作品把这种歌会绘声绘色、逼真生动地呈现出来,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便是其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7.
金叶 《考试周刊》2014,(4):20-20
<正>诗歌篇幅短小,结构精当,语言精致凝练,极富表现力,特别易于学生诵读。小学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诗歌,怎样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经历美的历程,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在诗歌教学中凸显有效性呢?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的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紧扣教材,各段突破  相似文献   

18.
《鹤群翔空》一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几幅鹤群翔空的优美图景:翔鹤美姿图,群鹤旋飞图,勇斗顽敌图,义救同伴图。作者始终以歌颂的态度,展现了鹤群的外在美和崇高的精神美,谱写了一曲令人惊叹的美的颂歌,使学生在艺术享受中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语言美就像人的仪表美,它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锤炼字句,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才能塑造美的形象,有效地传达意境的内涵,使人得到美的熏陶与享受。纵观古今散文名篇,首先吸引读者的是它们那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耐人寻味的语言。《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颇具语言美的散文,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整散结合,音韵铿锵。散文语言虽然不像诗歌那样要求押韵,但如果能借鉴诗歌语言的某些特点,如将整句和散句结合运用,就能取得特别动听的诵读效果。所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就在于…  相似文献   

20.
文章亮点一般表现在内容的表述、思想的展现以及语言的优美等方面。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得当,语言严密、流畅、无懈可击,还要做到巧舌如簧,用智慧的语言把论据材料和升华的思想优美地展示出来,使论说充满理性的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