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九运会竞走比赛的现场观察及裁判判罚材料的收集整理,制作20km竞走运动 员犯规曲线图,并分析其走势及规律。结果认为,我国男、女竞走运动员犯规高峰期均在比赛中 期;在比赛中既能保证快速走,又不被判罚,是今后训练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金荣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1)
腾空犯规是我国竞走枝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国际重大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有关数据的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支撑时间与摆动时间不平衡,人体重心垂直位移过大以及战术运用和体力分配不当。 相似文献
4.
5.
九运会花样游泳比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九运会花样游泳决赛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技术进行了现场观察 ,并将观察结果与八运会比赛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八运会后 ,我国花样游泳运动有了明显进步 ,主要表现在运动员技术动作质量有较大提高 ,运动员的能力明显增强 ,自选动作变化多、速度快、力度强、幅度大 ,队形变换快而准确 ,图形变换巧妙 ,托举构思新颖独特 ,成功率高。存在着专项力量较薄弱 ,推进及游泳能力不强 ,表现控制力的规定动作质量较差 ,整套动作的技术难度不高及多样性不足、难度编排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12届全运会男、女20km竞走运动员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探求中国竞走运动员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竞走运动员参加2015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16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孙铁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4):52-53
对山东省第二十届运动会竞走项目比赛判罚情况统计分析,显示腾空儿规判罚仍占较大比例,运动员的技术仍以高重心、小步幅、快频率为主。建议专项能力与技术规范并重。 相似文献
10.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115-120
采用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会达标赛"男子20 km竞走比赛冠军陈定的技术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结合第30届奥运会的速度变化特征、各段落速度与总成绩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陈定的技、战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单步腾空时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在着地、离地瞬间,相比过去有较好的改善;身体重心垂直位移稍有加大,在竞走技术上仍然存在小步幅、快步频的特点。而运动员保持连续长时间高速度快走的竞技特征,是确保比赛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九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参数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九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起跳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认为起跳 力量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关键。因而,在保持和提高速度的前提下,增加运动员的 起跳力量训练是提高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散打八强比赛中男运动员的摔法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摔法技术的使用数量随体重级别的增长而下降;87.5kg以上级运动员抗摔能力最差,50kg级运动员抗摔能力最强;各级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摔法失误情况,尤其以67.5kg级运动员最为严重;比赛中运动员普遍采用发力点多的靠身类摔法技术,而只有一个发力点的借势掀底类摔法技术运用很少。建议:训练中大级别运动员要加强抗摔能力训练,各级别运动员都要提高摔法训练质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减少失误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节奏视角分析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20 km竞走前8名运动员的战术特征,研究认为:变换节奏的援用对比赛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九运会体操比赛看我国体操运动发展态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面访调查、现场观察及摄像统计等方法 ,对九运会体操 (海尔杯 )决赛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揭示了目前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现状、特点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 :我国体操运动总体发展态势喜人 ,男、女队在世界体坛均处于第 1集团 ,但竞技综合实力呈男强女弱 ,男子单杠、女子跳马和平衡木弱项明显。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全运会历史和十运会现状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运会与现代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相辅相成.通过介绍全运会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过程,分析其承载的竞技体育所具有的多种功能,结合分析"十运会"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诸多问题,预测了全运会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阐述了竞技体育必将走职业化和社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结合社会融资理论,对往届全运会场馆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第十一届全运会新的融资方式,以期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