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幼儿受父母教育相对缺乏、家庭环境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如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的改进策略有:创设利于"倾听"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加强对幼儿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有无必要习得、能否习得、如何习得二语的言语行为是研究重点。通过梳理二语语言水平与二语言语行为的关系、二语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操母语者言语行为水平、言语行为能否教学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高二语言语行为能力应与提高二语言语能力一起进行;显性的言语行为教学是有效的,也是言语行为习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同语言交际行为一样,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文章着重从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势、触摸、空间及沉默等方面对中西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对比,使中国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其差异,把中西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相结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言行为,二是非语言行为。非语言交际主要包括身势语、副语言、客体语等,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其在社会各领域发展中越发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跨文化商务谈判为例论述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语言行为主要是通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身体手势、外表修饰以及空间距离等表达方式开展教学的行为。非语言行为具有专业性、动作性以及连续性、自觉性的特点,是课堂语言教学行为的有效补充。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巩固课堂知识以及辅助语言的作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使其课程教学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利用泛在学习的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的场景性、适应性、整合性等特征,搭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泛在学习环境,并将其实现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及实际动手编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实现的,在体育教学的课堂环境中,恰当的非语言行为将对语言行为起到必要的补充和深化,有时则会起到语言行为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教学,教学过程的信息就流域反馈及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非语言行为在其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交际行为由两种行为组成: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为也是交际行为的内容之一.本文侧重论述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都存在只注重交际语言行为,而忽视交际非语言行为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交际表达的认识。事实上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非语言行为具有更加真实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其与语言行为一样,在英语交际中不可或缺,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高中英语非语言行为交际教学做出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关系(一)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内涵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某种语言以灵活运用的一种教育行为。其内容涵盖文字、语音、词汇、语法、听说、会话、阅读与写作等。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民族的母语,是其重要的文化支柱和潜在财富,良好的母语教育对于任何一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是言语交流的基本单位,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比如:陈述、建议、请求、许诺、提问、命令、道歉、祝贺、宣布等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由包天仁教授研创立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要求和言语行为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谈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科学性及其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旨在进一步探讨和发挥这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语言交际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语言交际又称非言语交际,是一门包括体态语、副语言、身势语等多门分支的新兴综合学科。章拟通过对其定义、与语言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类以及在不同背景下的对比分析对其进行定位,以利于在中国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非语言交流具有无声、易理解等特点,能够为不同国家交流提供支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忽视了非语言行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往来频繁,如何利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增强两国之间文化、经济交流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对非语言交际行为作用进行分析,并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运用非语言交流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课堂教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师生关系;辅助阐释部分教学内容,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约束及控制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度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以便促进课堂教学,最终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拟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几种非语言手段谈谈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业欺诈是将虚假商业信息通过一定包装技巧的语言使被受害人接受并由此产生金钱交易等言语行为的过程。商业欺诈得逞部分归因于语言技巧的运用。商业欺诈的主要语言特征有频繁使用模糊语言、引用不真实数据、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等。识别商业欺诈的语言手段包括甄别以"一本万利"为卖点的不合逻辑和常识的虚假信息,对高科技、实力雄厚等溢美之言进行核实,拒绝实施以"急招"等制造紧迫感手段的字眼所发起的言语行为。商业欺诈宣传中的言语行为特征都反映出其欺骗的交际目的,并折射出当今商业社会中不道德的商业欺诈行为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主要分为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两种,而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通常都是外国学生,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与障碍。而此时便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提升教学效率。由于肢体语言通常具有直观性、互通性以及差异性等几大主要特点,故而教师在应用其进行教学时务必要考虑教学内容、文化差异等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有区别性地进行教学,避免文化禁忌。  相似文献   

18.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是一种定量分析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课堂行为分析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颇为盛行.本文以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分析体系为辅助工具来对《赶海》这篇课堂实录进行观察和记录,并通过量表对课堂结构分析、教学风格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描述、师生互动模式分析对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教学问题分析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后发现的问题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角色语言的规范化,不仅是关系到语言文明、交际行为文明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人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客观赋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语言行为的规范,是个人进入角色的基本保证。言语行为是角色行为最重要、最经常的行为。角色语言不规范,就是角色语言失误,它将给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并研究角色语言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语言行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发现,教学中教师语言存在语言表达不清、语意不明、繁冗多余等非科学性、非教育性、非艺术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达到艺术语言的境界,我们认为教师应明确问题,分步训练,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强化意识,对比反思,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目标性;克服繁冗,清除谬误,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