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桃  梁含雪 《新闻世界》2011,(7):154-155
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申报》的言论和史量才的办报活动进行梳理,考察民国时期报人办报活动与政府言论政策的博弈进程,探究民国时期民营报人和报纸的生存状态。国民政府在与史量才的博弈中,曾以"禁邮"和"暗杀"为手段却未达到目的,而史量才则通过个人活动和《申报》的言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泰斗、报界著名事业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先生,为捍卫国格、报格、人格,为争取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于1934年被蒋介石特务谋杀,但他一生为社会、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却永垂史册。1984年,党和政府隆重召开《纪念史量才先生殉难50周年座谈会》,高度评价他是著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战士、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3.
史量才和普利策分别推动着中西方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在史量才执掌<申报>的22年间,<申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民营报纸,普利策所主办的<纽约世界报>也开辟了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时期.他们的办报理念有不少相似相通的地方,如都注重经济独立、提高新闻业务水平等,但在这些相通之处中,各自的特点也很明显.本文将着重从精神理念、改革方式、用人策略和办报侧重点四个方面对这两位伟大的新闻事业家的办报理念的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至国共内战时期,北京和上海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跌宕起伏之地.这一北一南两个新闻中心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报纸和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和《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一个新闻记者,一个新闻事业家,在不同的地方为着相同的理想而奋斗.他们与新闻结缘、开始新闻生涯都始于《申报》;他们本着“新闻救国”的思想,不畏强权,在追求各自新闻理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们最终因为新闻报道惹来祸螭,为当权者所杀害.邵飘萍同史量才的新闻思想,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鲍励 《新闻世界》2011,(5):130-132
史量才一生致力新闻事业。本文主要研究他接办《申报》期间的办报理念以及办报精神。本文侧重关注《申报》时评风格的转变,探讨由早期被众多学者称为"太上感应篇"的保守风格到后期传播真理、支持抗战的激进风格背后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洪金梅  张蕊 《新闻世界》2012,(5):159-160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搜集了2008年至2011年有关于史量才的研究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研究者对于史量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史量才的报业经营理念、史量才的办报思想、报业经营策略的现代意义、对史量才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集中呈现,以期对未来的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燕 《新闻世界》2011,(5):151-152
同为"现代报纸之父"的普利策和史量才,都运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改进生产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发行量和广告额度。然则,在完善组织结构、平衡新闻报道和言论、发展新闻特色产品上则不尽相同。二人分居东西,以其新闻实践丰富着两个国度的现代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8.
在"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同时站在时代高度,从史量才与上海文化的关系、意义,史量才的文化自觉精神、经营管理策略等角度切入,多元化解读《申报》和史量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史料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仰望史量才     
在史量才遇难75周年、诞辰130周年、史量才研究会成立两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仰望史量才,因为他具有凛然的正气、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和为坚持真理战斗不息的品格,还有他为国为民所作的奉献。史量才的父亲仪表端庄,为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史量才"史家办报"思想的研究存在某种片面性,以至完全忽略了美查时期《申报》(1872—1889)对史量才时期《申报》(1912—1934)的示范作用。文章通过比较美查、史量才两个时期《申报》的新闻报道,认为史量才的"史家办报"思想实际上是对美查时期办报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史量才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报业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报人。在他的经营下,《申报》走向了辉煌时期。本文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关于史量才及《申报》发展的研究多且杂,并以结合民国时期报业环境研究为主,与当下新媒体环境内容研究结合较少。因此本文就史量才的生平、"史家办报"思想、《申报》经营策略、史量才故居以及史量才之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空间,期待对未来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庆 《当代传播》2011,(4):35-38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史量才“史家办报”思想的研究存在某种片面性,以至完全忽略了美查时期《申报》(1872—1889)对史量才时期《申报》(1912-1934)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美查、史量才两个时期《申报》的新闻报道,认为:史量才的“史家办报”思想实际上是对美查时期办报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问题由来:质疑另一个史量才爱国报人史量才在75年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沪杭公路畔的翁家埠。史量才遇害原因是其坚定的抗日主张与行动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历史已证明:‘九一八’事变是《申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①而《申报》的转变又源于总经理史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8-19日,全国纪念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相聚一堂,探讨史量才的办报思想、经营理念及其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我院赵永华副教授参加了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史量才1901年至1903年间就读于杭州蚕学馆  相似文献   

15.
《申报》与史量才在中国报刊史上都赫赫有名,史量才经营《申报》有道,其经营策略因报纸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异。本文对史量才时期《申报》的经营策略及其对现代媒体的借鉴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此间,无数忠于职守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同各种恶势力抗争,先后英勇牺性的不下数十人。林白水、邵飘萍、黄远生、史量才等,均惨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之下,有一位最早死于暴力的新闻工作者叫沈荩,无论在中国新闻史或革命史上,他都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报业泰斗史量才当年所办的《申报》在中国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量才以不畏权势的铮铮铁骨、新闻救国的爱国情怀、史家办报的责任意识、勇于改革的新闻理念创造了不朽的业迹。他不因强权而退让的“人格、报格”,也触怒了国民党上层。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结束在杭州休养,乘自备汽车由杭州返回上海途中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史量才的死,使新闻界失去了一个领袖级的“民众喉舌”。  相似文献   

18.
“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我国报业前辈史量才将报格置于与国格、人格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位报业前辈邵飘萍,则以“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基于‘以新闻为本位’之原则”,为报格做了具体阐释。他认为,“报纸之第一任务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又最有兴味,  相似文献   

19.
史量才(1880年1月2日-1934年11月13日),原名家修,祖籍江苏江宁人。中国著名报业家,上海《申报》掌门人。1934年11月14日,他在从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不幸遭到暗杀。那么,军统特务为何要暗杀报业大王史量才呢?这还得从史量才与蒋介石的积怨说起。  相似文献   

20.
"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中,"史家办报"思想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学界对"史家办报"的思想内涵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结合史家传统和史量才的办报活动对"史家办报"思想内涵作了具体分析,将其概括为报纸应该对历史负责、独立办报、办报的目的在于致用等三个方面,有助于深化对"史家办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