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比与不比     
范俊强 《出版参考》2010,(12):11-11
在平时的谈话中,常常听到别人说:“人比人。气死人”和“人比人死,货比货扔”。其实,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人跟人没法比。信奉这些“经典”的人,多是在遇到或说起比自己优秀的人时的搪塞,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找一个台阶下。这不仅凸显出一个人安于现状的心态.更体现出他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3.
冯舫女 《北京档案》2008,(12):12-13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2008年岁末,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09年。2009年是中国的俄语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特地采访了跟俄语打了一辈子交道、为我国档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韩玉梅教授。  相似文献   

4.
"教授走进直播间"与"布尔迪厄式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教授走进直播间”《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刊登了李明伟、陈力丹的对话体论文《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以下简称《追问》)。文章对于郭五林发表在该刊2003年第6期上的《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进行了商榷。两篇文章对待“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这一传播现象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是批判省思的,后者是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5.
个矮     
关于我妈好色的传闻,我是从小听到大的。不少和我爹妈建交二三十年的叔伯姨婶都跟我说:“你妈喜欢漂亮的男人,所以找了你爸。”仅凭我爸遗传给我的这点姿色来看,比起F4们,还是差得很远。但众多女性的心声是怎么说来着?男人只要个子高点,就能算个帅哥。  相似文献   

6.
胡端 《档案与史学》2021,(11):19-23
在中共党史人物谱系中,除了决策顶端的党政领袖外,底层动员的革命精英与革命前线的先驱英烈,通常是学者书写与民间视野集中关注的重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多以耀眼的事功见长,在宏大的革命史叙事中属于"实践型"革命家,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痕.相较之下,另有一类"知识型"革命家却不太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以思想与理论见长,以意识形态宣传与干部教育为志业,是中国共产党内土生土长、扎根中国大地的"红色"教授,但由于长期处于上传下达的"中间"位置而声名不彰.被著名学者张仲礼称为"我党第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交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首任党委书记的李培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至今年4月,我来到这所著名的高职院校,重入档案这一行,也已有12年之久。都说档案是“冷门”,浪费青春,得少失多,可我至今为自己重新选择档案这一行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8.
题解:用双手播种未来,用汗水浇灌多彩!园丁——让世界绚烂多彩创造者的名字,对人类灵魂工程师最质朴无华的称谓。他是一位教师,一位博主,一位学者。作为教师,他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培育着一届又一届的档案人,收获着桃李满天下的无比喜悦;作为博主,他较早地开设了自己的学术博客——丁氏花园,用心浇灌着亲手播种的丁氏鲜花,并将课堂搬上网络,分享着自己学术成果的同时,扩大了与学生们交流互动的空间;作为学者,他以档案学为主阵地,历史学、哲学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特色。他就是辽宁大学的丁海斌老师!  相似文献   

9.
"传媒入世"并非杜撰--与刘建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 ,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 ,不会开放 ,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 ,事实是否如此呢 ?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 ,情况并非那么简单。细读刘教授的文章 ,有几点似乎值得商榷。1.作者文章中的观点不无矛盾之处《“传媒入世”的杜撰》开始部分批驳了一些文章中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媒体市场开放的种种说法 ,认为“大肆炒作外资、外国新闻集团插足我国媒介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朱立教授曾经担任过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两年前回到台湾供职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在香港、台湾30多年的从教经验使这位新闻学者对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和研究有着更为成熟的思考。2008年10月,笔者受邀到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得以遇到这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的新闻学者,并就新闻教育、学术评估和研究规范等问题聆听了他的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覃兆刿教授<档案事业"三字经">一文是对档案事业的宏观解读.本文则从基层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出发,就如何做好档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其归纳为四句话、二十个字.  相似文献   

12.
访谈主持人:月光 月光:兆刿教授您好!我看到您在线了!很高兴您能接受<档案界>的邀请做客档案界论坛的<名家访谈>.覃兆刿:主持人你好!很荣幸受到蔡总编的邀请,作为首位被访者更是诚惶诚恐.各位专家和档案界的朋友,你们好!  相似文献   

13.
覃兆刿,湖北荆州人.1987年6月湖北大学毕业.现为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企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档案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湖北大学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显而易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促使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对中高级技师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技工院校是集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培养中、高等级和预备技师人才的职业技能院校,技工院校肩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国家加快高端制造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和教育制度?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  相似文献   

16.
17.
徐家麟、黄元福、皮高品、吕绍虞先生是"文革"前1960年代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仅有的四位教授.徐家麟先生为系主任,黄元福先生为副系主任,皮高品、吕绍虞先生分别为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和目录学教研室主任,是该系四台柱,跻身于我国老一辈著名图书馆学家的行列."文革"中他们无一幸免地横遭批判、饱受磨难,但其际遇各有不同.故事最多的是皮高品先生,遭遇最惨烈的是徐家麟先生.  相似文献   

18.
对"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制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的概念,设置图情教授的必要性及实行"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制度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孙家正 《出版参考》2006,(29):34-35
匡老辞世后,我去看望匡老夫人丁莹如教授.她向我讲述了匡老病重之际仍然牵挂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些情景.我对她说:"匡老是为'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答道:"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