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完全相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原理一致,因此,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组建新的知识结构时,应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和整数间的共同点,迁移类推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到计算...  相似文献   

2.
吴海青  张华 《新教师》2024,(1):17-18
<正>“小数加减法”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继“整数竖式加减法”之后,学生第二次接触竖式计算。一线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受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末位要对齐的影响,在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总是把两个小数的末位对齐。此时,如果两个小数的位数相同,则计算结果正确;如果两个小数的位数不同,则计算结果完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一定的数学模型思想,并逐步体会数学建模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引导学生"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构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材版本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和记忆 1、记住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记住小数在算盘上定位的方法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二)理解 1、能说出小数加、减法运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2、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在小数的加、减法中仍然适用。 3、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是对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加减法"前的铺垫。通过分析学生在小数加减法的典型错例,教师在三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利用"联系实际""先估后算"等策略,并将其与生活中的小数意义联系起来教学,有效消除了学生在小数加减法中的"牛皮癣",为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亲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沟通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及估算能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猜数游戏)导入:我们认识了小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物的数量是用小数表示的呢?谁来举例说说。一、学习加法师:商品的价格通常是用小数来表示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练习八第7~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计算能力。2.使学生经历应用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知识,是学生形成扎实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结构化和算法一致性的核心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一是要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进而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类比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使学生感悟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11.
小数乘、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小数乘、除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乘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积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因此,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是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容易把积的小数点位置点错.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下面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九义”数学第七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节,是在亿以内的整数加法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计算钱数的应用题来讲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其所编排的小数加、减法法则仅限于教师提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要注意什么?”没有用文字加以表述。教学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尺度,既不用具体的文字表述法则,又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由于这部分知识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方法大同小异,难度不大,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己学整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概意法则,掌握…  相似文献   

13.
《小数加减法》是在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的难点是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减小数。什么是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整数运算,并明确"满十向高一级单位进一"或者"从高一级单位退一当十"。因此,算理可理解为:加减运算的意义,小数概念背后所蕴涵的十进制、位值制思想,运算的性质与定律,运算之间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25+65 240+65 75-45 170-65 (2)1.25元+2.31元 0.73元+2.17元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是难点。八个例题分为三组,例1—3的教学,是认识小数加减法法则,例4—7的教学,是进行两步以上的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8是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背景】本教学案例是根据苏教版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撰写的。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对加减法计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下面教学片断是课堂上教师出示一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后,师生间展开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7.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用比较简便的算法,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一、掌握互化,作好铺垫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先复习什么是小数和小数的计算单位,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例1,探寻小数化分数的法则。2…  相似文献   

18.
小数概念课教学是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部分,理解小数的概念,为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在教学小数概念时,教师要关注三个核心概念,渗透三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小数认知过程中的五个不同层次。通过"三三五教学策略",提高小数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教学,应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准备。下面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学第七册     
二、小数的四则运算。这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三节。三节教材均按计算的意义、计算法则、计算技能的训练、简单应用这个过程编排。 1.小数加减法。这部份运算是整数加减法在小数部份的延伸,计算意义和法则都与整数加减法基本相同,教学比较容易。但应注意:①帮助学生排除整数加减中“末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