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灾区许多村镇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是最令人揪心的问题。如何快速地搜寻到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也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随着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6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正确读"洛杉矶、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4.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了不起。5.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点】1.感悟"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3.
"废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废墟文化有苦难、反思和希望的特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中,"废墟"的现实状况多样,决策者对"废墟"的保存与否及保存方式参照不同、标准不一。城市"废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被荒弃、被强占、不成规模;其解决策略是废墟空间重构、文化产业注入、法律保障、监督评价。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4,(4):19-19
正这张著名的照片曾经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1940年10月22日,位于伦敦肯辛郡的"荷兰屋图书馆"被德军炸成废墟。三位绅士静静地站立在废墟中,安详地读书。在当下这个浮躁而娱乐化的时代,缺少的就是这种宁静的心灵和定力。  相似文献   

5.
受伤的阳光     
凌晨.废墟. 原本该翠绿流淌的植物覆满了黑乎乎的尘土,细长的"黑叶"杂乱交织.迟早,这些"黑植物"也将在一阵炮火中消失不见吧?四周静得出奇,风里弥漫着硝烟味,还有金属腐蚀和动物尸体腐烂的气味…… 这个早晨,连太阳都不敢喷薄而出,不知瑟缩着躲在哪一座山的后面. "轰"的一响,又一座水泥钢筋筑成的楼宇瞬间倒塌.而人们谁也没多看一眼这新增的一片废墟.它只是死亡这部交响乐的悲壮前奏,更多的章节将在城市和乡村响起. 被炸起的碎石泥沙在半空嚣张地弥散开,喧嚷一阵后又纷纷落下.四野里,人们的哀号此起彼伏.但很多哭喊声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无情的轰炸仍在持续.炸弹投向的始终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相似文献   

6.
废墟大多是耻辱的印记,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记忆。我诅咒废墟,但专情于自己的"废墟",我的废墟如同圆明园,曾经风光过、骄傲过、被羡慕过,是本该忘却又因一时的贪恋而把它留了下来--我的废墟不是客观的存在物,只是主  相似文献   

7.
罗马的废墟     
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到处散布着成片成片的废墟. 千百年来,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着,躺在亚平宁半岛温暖和煦的阳光里.地中海的海浪拍打着亚平宁半岛的海岸,它们安详地伸一伸舒懒的身体,听海浪在吟唱.在东方,亚得里亚海宁静的海平面上升起早晨的太阳,把一缕缕阳光洒向巨大的大理石石柱顶端骑着战马的战士身上.废墟睁开眼瞧一瞧,知道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它们仍然无动于衷地躺在那里,一点声息也没有. 没有谁来打扰它们的宁静,没有谁有胆量企图掩埋这成片的废墟,推倒那些现在显然早已无用的城墙和断壁残垣,搬走那些倒卧在地已经断成数节的大理石石柱,挖走那些深埋于地下的石础.石础探着头,星罗棋布散落在废墟的各个角落,如同那些残砖碎瓦和大理石碎片.不!没有谁有过或竟然有过这样的"企图".意大利人民非但没有这样的企图,他们也不允许任何人有这样的企图,无论你有多大权力(是国王还是总统),或多么有钱(开发商还是银行家),都别想从这里拿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颗沙砾.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的人文忧思——《废墟中的大学》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人文学者,雷丁斯从大学基本原则的角度,表达了对现代大学的忧思: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是文化,而随着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经济对于文化的清空,民族文化被"一流"这个无所指的"原则"所取代,现代大学也因此走到了黄昏,成了废墟.雷丁斯无意拯救废墟,而是倡导一种实用主义,认为大学应该是一种"各抒己见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生命探测仪     
①在遭受地震蹂躏的灾区,许多村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还难以统计.如何快速地搜救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或爆炸引发的建筑废墟前,人们总能见到嗅探犬的身影,它们靠灵敏的鼻子寻找废墟底下的生还者。在不久的将来,美国科学家将推出一种"搜救鼠",这些老鼠"救生员"一样能帮助救援人员搜索废墟底下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其社会理想之一,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是一个幽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古依娜:你还好吗?3月11日13时15分对你们来说.是个痛苦的时刻吧!我似于看到了那悲惨的一幕:你们在废墟中寻找着课本.在废墟中一次次痛苦地呼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说实话,我们有些中国人也感到几丝高兴.因为这使我们想起了南京大屠杀,你们的士兵杀了我们整整三十万同胞.血流成河.一些残忍的军官就连无辜的老人和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之友》2008,(7):38-38
5月13日中午,北川县城。 救援队员在废墟中发现那个女人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于是队员们走向下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14.
程浩 《课外阅读》2013,(3):50-51
<正>一个衣着破烂不堪的青年从废墟中爬出来,他是核战年爆发之后唯一的幸存者。他惊恐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呈现在他眼前的只有灰蒙蒙的天和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由于灰尘太厚,他不能看清身边的一切。这种感觉比一个人在午夜里看鬼故事恐怖得多。"有没有人?有没有人……人?"他的声音传了很远,但都没有任何回答。他跪在地上痛哭起来。"为什么?为什么?残酷可怕的核战争就这样吞噬一切了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地震中,一个从废墟里获救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努力地仰起身子艰难地举起右手,向抬着他的武警官兵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以谢谢解放军叔叔救了他.  相似文献   

16.
我梦见卖火柴的小姐姐来到地震后的废墟下。她不断地擦亮火柴,给等待救援的孩子们温暖,还给他们带去烤鹅,给他们唱歌,鼓励他们坚持,给他们吹吹气,就都长上翅膀,飞出了废墟。  相似文献   

17.
一、废墟上的生命歌谣 "5·12"汶川大强震,地动山摇,天地变色,把一个"盂夏草木长,葱翠满人间"的诗意蓬勃的季节.变成了万民哀歌的国殇日:把一个"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天府之国,变成了草木含悲、江河呜咽的悲惨世界.悲情和泪水浸透了四川,感染了中国,牵动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过,假如人类遭遇一次空前的浩劫,地球上一切人类文明在顷刻之间化作一片废墟,但,只要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图书馆,人们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那么就无须担心人类的文明不能在这废墟上得到延续.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我相信假设之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盛夏     
"蝉鸣是窗外渐渐倒数的钟声……" 夏,悄无声息地来,又走得如此匆忙.几场雨带走了盛夏,也带走了盛夏的时光、盛夏的蝉鸣、盛夏的草木、盛夏的阳光、盛夏的人. 我喜欢盛夏. 盛夏的植物,就像是在废墟里努力生长、坚韧向上的野草,有一点儿阳光和雨露,就撒着欢儿地疯长,带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人亦如此.在盛夏,孩子们也都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个子蹿得很高.一个盛夏过去,就成熟了不少.清风徐徐,微风不燥,骄阳刚好,风过林梢,彼时他们正当年少.  相似文献   

20.
大地震发生后,王学所在的救援小分队已经从废墟中救出了无数的生还者。这天,他和队员被派往一个重灾区,进入救援现场后,大家有条不紊地在废墟中用生命探测仪搜索着生命迹象。由于救援时间已超过7天,废墟中的生还者越来越少,正当大家有些失望时,不远处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