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我国男子链球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及旋转速度等多方面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部分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但专项能力和旋转速度方面尚有明显差距.认为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旋转速度慢是制约其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早期训练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是我国链球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员创造的运动成绩与其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是,发展某一身体素质又与其它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之间息息相关.经验表明,处理好各种身体素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很重要.扩大相互促进的作用,尽量回避和减少相互制约的可能性是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问题.速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得越全面越高,掌握的运动技能越广泛多样,则运动员掌握现代速滑技术和对冰上专项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运动成绩提高就越快,而且能达到高级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速滑运动落后的局面,迅速提高速滑运动水平,我认为在当前的训练工作中应从始至终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技术训练与机能训练的关系我国速度滑冰运动的经验证明,培养一名优秀的速滑选手,起码要有六至七年的完整系统训练过程.当然,个别天才队员时间要少些.但不论时间长短,当一名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时,究竟是什么在保证他的运动水平逐年继续提高?是运动技术,还是运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赶超世界速滑先进水平,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注重发展和培养各种身体素质的全面身体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打好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一、关于发展速度问题提高动作速度和生物年龄有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速滑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速滑运动现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速滑训练的体会,谈谈有关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几个问题,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一近几年,我国速滑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自国家速滑队成立以来,个别运动员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方面的差距是造成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优秀速滑运动员训练法的核心是,以多种能量消耗原则为依据,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和过去相比,国际级速滑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几乎都是很高的.冰上专项训练又具有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间歇时间、滑更多里距的特点.全年坚持天天  相似文献   

6.
儿少速滑运动员系统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刘滨 《冰雪运动》2009,31(5):6-9
依据速滑运动项目特点和优秀全能速滑运动员成长规律,密切结合儿少速滑运动员身心特点,对儿少速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全面培养,打好其身体素质、运动素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提出了儿少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基本技术和心理训练等系统训练方法和手段要点,对于儿少速滑教练员树立系统训练的理念,掌握系统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薄弱,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自身条件、基础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决定了能否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其成长的自身因素,训练保障条件、竞赛制度及竞赛的公平性、家庭条件是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是影响其成长的训练因素。提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主要应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结合专项、重视专门能力的培养和系统传授技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打好发展基础:加强基层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的转变工作,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以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及旋转速度等多方面比较显示 :我国部分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 ,但专项能力和旋转速度方面尚有明显差距。认为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 ;旋转速度慢是制约我国链球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而早期训练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是我国链球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速度滑冰运动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较为普遍,但我国优秀选手的速滑成绩距世界水平尚有颇大差距。根据速滑比赛的距离和运动成绩,从机体供能特点来看,属于速耐和耐力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有氧供能系统有较高的要求。测试与评定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可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训练程度,为观察训练的生理效应及检验训练计划安排的可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体质特征与运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少年儿童体质生长发育存在着先后、快慢和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提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进行速滑运动训练的依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个体特征和遗传特征,是速滑运动训练的关注点;强调要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实施适宜的强化训练,培养和诱发速滑运动员需具备的运动能力;提出制定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系统是全面提升我国速滑运动竟技水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技术基础训练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22,自引:22,他引:0  
运动技术在竞技运动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项能力的水平。当前我国速滑运动员专项能力薄弱的现象,反映出运动技术及其训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我国速滑项目整体运动水平快速发展的原因不仅有运动员体能的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运动技术的问题。协调能力是专项技术形成的基础,专项技术应该建立在协调能力的基础上,而不应该通过早期专项化的方式获得。协调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必须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一定要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相吻合。青少年是技术形成的关键年龄段,不仅要注重技术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探求技术形成的途径,这两方面对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将构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是竞技意识相当强烈的运动。现代的科学训练实践和丰富的物质条件,帮助人们创造了非凡的运动成就。同时,在通往成功之路上,人们也逐渐完整和发展了赖以创造非凡运动成就的训练体系。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不少项目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要落后10-30年之巨。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功的秘诀是: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是创造优秀运动成绩的前提。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竞赛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相当一部份体育工作者在训练工作中至今仍在高度专项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他们没有看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发展高水平运动技能的极有生命力的基础。甚至对什么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尚不理解。  相似文献   

13.
《冰雪运动》2010,(5):F0002-F0002
王北星,我国著名速度滑冰运动员,198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0年获得温哥华冬奥会女子速度滑冰500米季军。王北星是我国近年来涌现的优秀速度滑冰选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长期刻苦的训练造就了她优异的比赛成绩和出色的临场发挥,也注定了王北星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速滑选手之一。1992年,7岁的王北星在参加小学运动会时被一位业余速滑教练员选中,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速滑技术发展趋势和我们在技术上的差距当前,世界各国速滑界对速滑技术的发展都很关注。回顾速滑运动的历史,每一项速滑运动新纪录的诞生,始终是与滑跑技术的改进紧密相联的。如今世界优秀速滑选手的技术与过去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双腿动作的配合,紧紧围绕着合理地利用体重来完成有效的蹬冰动作。七十年代速滑技术发展情况表明,世界优秀选手的技术技巧,总的说来,正向着大体一致的趋向发展。滑跑技术更为细致、熟练,节奏性也更强了,几乎没有多余动作,给人们一种更明显的轻松自如、省力舒展之感,尤其是整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速滑强国都很重视高原训练,很多重大的国际比赛经常在高原冰场举行。速滑世界纪录几乎都是在高原冰场创造的。联邦德国的英泽尔、苏联的麦德熬、瑞士的达沃斯等高原冰场几乎是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训练中心。每年世界优秀速滑选手云集在那里进行定期的中等高原、高原条件下的训练和比赛。然而,我国速滑运动训练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高原训练。据有关资料报道,迄今为止,我国仅有3-4次在高原冰场进行的全国速滑比赛以及1985年8月国家队在长白山进行了一个月的高原训练。因此,系统地进行高原  相似文献   

16.
三、世界男子速滑形势—领先者换了人 1984—85年度,世界速滑运动出现了暂时性的停滞状态。专家们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许多优秀选手冬季奥运会后,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不像从前那样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强化性质的训练,这就自然导致运动战绩不景气的状况。有些尖子选手间断了训练,根本就没参加世界性比赛,有的安排调整性质的训练,所以很难滑出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男子跳远优秀选手与世界一流选手在助跑起跳技术因素、身体条件因素、身体素质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找出了我国选手的差距和优势,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尽快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从目前我国速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现状来看,缺乏优秀后备人材。这已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重视。为使我国速滑运动水平继续呈上升趋势。首先应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儿童少年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基本技术的训练;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科  相似文献   

19.
梁洪涛  张博 《冰雪运动》2007,29(3):17-19
结合多年从事速滑专项运动的实践,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依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来提高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从全面发展少年速滑运动员身体素质、注重专项技术训练的实效性和心智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少年速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孙显墀  蒙猛  厉中山  孙一 《冰雪运动》2009,31(5):1-5,61
通过对2008年世界青年速度滑冰锦标赛、速度滑冰短距离世界杯(长春站)比赛的观摩调研,表明只有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才能不断引领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趋势。认为荷兰速滑队的成功经验是长短兼备的全面发展方向,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与不断引领技术变革,注重准备活动与赛后的即刻恢复;世界优秀的短距离选手大致分为3种类型,并总结出速度滑冰500 m和1 000 m比赛临场技、战术要点。并针对我国短距离速滑选手的特点,提出技、战术的构想,以及将大全能和短全能作为训练工作的战略主攻方向,以长带短,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