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新建本科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化教材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种创新,引领了教材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文章通过对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构成、内涵和呈现方式,以及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重要意义的阐释,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原则与途径提出了建议,旨在推动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在分析了教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材建设的五项原则,并结合在高职教材建设方面的实践活动,具体探讨了教材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藏文教材建设 提高藏文教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藏文教材建设提高藏文教材质量洛绒次称随着我国藏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藏文教材建设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了五省区协作,藏文教材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中小学各科教材相继基本配套出版供书。与藏文教材建设协作相适应,设立了藏文教材协作...  相似文献   

4.
加强教材建设 促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教材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教材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教材建设要更新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要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教材建设要注意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建设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材建设作为新时代十年教育变革的重要事件,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之路。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教材建设离高质量教材还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应坚持中国特色的教材建设道路,掌握教材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回归教材建设的基础研究,提升教材的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加强教材治理的现代化,推进教材的统筹化、规范化、精细化;借助教材建设的外部资源,实现教材的高水平、高投入、高科技。  相似文献   

6.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因而,搞好函授教材建设,编写出质量高、体现函授特点、适合自学的教材,对保证高等函授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一、函授教材建设的现状恢复函授教育以来,各高校对函授教材建设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相继编写出了许多体现函授特点、水平较高的函授教材。如同济大学组织编写的《高等数学》、《物理学》、上海交大组织编写的《函授英语群基础课教材,被许多学校采用作为函授教材,适应了函授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函授教材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各高校对搞好函授教材建设的紧…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不久,但其教材建设的发展却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高离职教育的教材建设赶不上其规模扩张,不少高职专业不得不借用高等专科教材甚至本科教材。当时的教材建设解决了“有无”的矛盾。第二阶段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教育行政部门抓紧了高职教材的建设,近几年有大最的教材面世、出版。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出版了2800多种高职高专教材,覆盖80多个专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成人教育长期沿用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版本,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成教特色的重要因素。作者从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加强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就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的成人教育教材建设的规划目标、实施步骤,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可行性,阐明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做法、基本观点。旨在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高校"十五"教材建设工作浅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所面临的六大挑战,以及当前高校教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教材建设工作的六项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之一,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纽带,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立体化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以《网店运营与管理》立体化教材建设为对象,从综合立体化教材建设,开发实训项目活页式教材,立体教材建设要融入考核标准、精准对接考核要求、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方法,推动高职院校教材改革。  相似文献   

11.
乡土教材是以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材,但它在反映并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家意识。以河南乡土教材为例,河南乡土教材的发展与整个中国乡土教材的发展基本一致,其开发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的驱动,乡土教材的内容同样也透露着地方人士对于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从清末乡土志产生之时,乡土教材就背负起为国家整体服务的功能,通过乡土情来培养人的爱国情感,是乡土教材自始至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模式展开探索,在研究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后得出合适的教材开发模式,进而使开发的教材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尽快适应从事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泰语专业(含专科)教材建设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尚存某些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泰语本科教材现状的梳理,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凸显泰语语言的特点和属性;强强联合编写教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用新理念指导教材编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建立科学的教材跟踪评价制度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泰语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独立学院教材《管理学原理》开发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开发过程中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反映学科进展和体现人文关怀等四项原则,阐述该课程教材合理拟定教材编写框架、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注重立体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编写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工程,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教材建设不仅有利于彰显国家意志、延续文化传承、推进学科发展,而且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在教师教材观转变、教材政策的逐步改进、教材管理制度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遭遇到了教材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多样化格局下的无序、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应用不充分等流弊与困境。未来的教材建设应加强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推动主流教材的形成、促进教学方法的同步变革、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体系,并开展后期培训,实现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开发。  相似文献   

16.
《工程制图》的立体化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体化教学代表着现代教学发展的方向.传统教学是以纸质教材为主要的媒介,立体化教学则采用了立体化教材,使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信息流.立体化教材包括:传统的纸质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教材.当然,还需要相应的硬件来支持,如多媒体教室、公用机房、校园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高校教材建设,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的基本特征就是研究、改革、发展、创新。高校教材怎样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需要的?构建反映当代国内外科学、文化、技术的先进水平,适应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是摆在广大高校教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个任务实践得好,就会大力促进和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进而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世纪改革和发展的新型人才。而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又反过来促进教材建设体系日臻完善,继而形成良性循环。那么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如何?试从需要、改革、发展等角度,阐述高校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理课程是区域地理课程体系的核心,地理学的发展、国家发展、教育改革的发展对高校的中国地理课程提出了改革要求。近年来中国地理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材及教学辅助软件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提升、实践课程的改进及考核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这些成果还不能满足上述发展对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提出中国地理课程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新的探索:(1)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重组;(2)在教学中凸显区域地理的“综合性”与“区域性”;(3)学生能力培养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4)把科研引入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学教材改革和建设被当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这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呼唤。今后我国高师教育学教材发展的趋势是:教材体系要做到科学和简约;教材内容要不断充实更新,实现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坚持继承与创新,实现教育学教材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教材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相关,工程教育课程教材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整合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及具体教学活动各要素。教材的选用要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搭建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完成教学活动由课堂到社会的延伸,并最终促成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