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在世,变化无常,人道和天道一样茫然无适。人将走向何处,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庄子以其“谬悠之说,荒唐之言”阐述着存在的意义。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行动而变得有意义;而恰恰是因为人赋予存在诸多意义,反而使人生变得荒芜而无所适从。在有和无之间,在人道和天道之际,庄子徘徊沉思。《庄子·齐物论》曰:  相似文献   

2.
德育对社会的解读是要告诉人们: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存在?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在那里?社会的现实是一个什么样子?这包括社会的结构、社会的制度、社会的规则、社会的主导价值、社会发展的前景等,也包括社会发展中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位置和发展态势。德育对人的解读是要告诉人们: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需要和人的追求是什么?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位置,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人发展的现状和人发展的未来。德育对人生的解读是要告诉人们: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由于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向往的生活最高境界而产生的极度信服的心理状态,作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出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自我超越。信仰的存在有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和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信仰中人将有限的自为存在与无限的自在存在统一起来;信仰是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它给予人生神圣和崇高的意义;信仰通过满足社会主体心灵的需求,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内在稳定剂,信仰作为肯定的思维方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黏合剂,因此信仰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软方式。  相似文献   

4.
这个时代,要义在于意义.我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意义在哪里?我们的人生,意义又在哪里? 毕淑敏曾经谈到过,有大学生问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她的答案是,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才要让它变得有意义. 对呀,有很多东西不是生而有之,不是摆在面前等着我们去摘取,而是要靠努力去争取的.我一直坚信,时光会善待每一个愿意付出努力的人.  相似文献   

5.
徐梅 《现代语文》2006,(10):85-86,94
文学说到底是人学。中国古代文学始终闪耀着人学的光辉:它关注、探索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它追寻着一种理想而完满的人生境界。即使在人的生命最脆弱不堪的战争和政权交接的年代,这种对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仍未中断,甚至更显强烈!  相似文献   

6.
萨特反对任何先验的人性,他认为人性是由人的自为存在决定的,而人的这种自为存在就是自由。因此萨特主张人是绝对自由的,萨特的人生论有反对抽象人性论的一面,但也有否定社会性,忽视人的社会存在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人是通过其心灵来感知和把握这个世界的,世界在人的心灵中的存在方式或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境界”,因此,人从其存在的意义上可以被界定为一种境界性的存在。人的心灵的超越本性决定了人的人生境界处于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引导人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生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境界不同,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便不同,因此,促进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教育本真意蕴的体现。人生境界的形成是主客观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对人的人生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维伦 《科学启蒙》2015,(Z1):26-27,37
①有人说:当人从事无目的的活动,真正的乐趣才会产生。就好像看球、玩棋,无目的的读书,单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许才是享受。当我们假定读书无用时,读书才最有用,因为它让人变得自由、放松。2反之,一旦有了目的,读书则可能变得索然无趣,成为一种欲望,如同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书没读完前,拼了命想读完,这是疲惫的;读完之后,只会有厌倦。3再者说,读书人到底能有什么目的?为了升官发财?退一万步讲,就算读书必能升官发财,又能怎么样?怀着这样的心思读书,只会让读书变得了无生趣4 4 4 4,人生沦为欲望的奴隶。为了  相似文献   

9.
夏维伦 《教学随笔》2015,(Z1):26-27,37
<正>①有人说:当人从事无目的的活动,真正的乐趣才会产生。就好像看球、玩棋,无目的的读书,单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许才是享受。当我们假定读书无用时,读书才最有用,因为它让人变得自由、放松。2反之,一旦有了目的,读书则可能变得索然无趣,成为一种欲望,如同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书没读完前,拼了命想读完,这是疲惫的;读完之后,只会有厌倦。3再者说,读书人到底能有什么目的?为了升官发财?退一万步讲,就算读书必能升官发财,又能怎么样?怀着这样的心思读书,只会让读书变得了无生趣4 4 4 4,人生沦为欲望的奴隶。为了  相似文献   

10.
陈梅 《福建教育》2005,(1A):46-46
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价值取向。它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要存在就应该而且必须追寻人生的意义。对有意义的存在的关注是做人所固有的——它是强大的、基本的、发人深省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的自杀和杀人问题。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而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西方人提出生命神圣论,指出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无法谈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在战争中最怕死,喜欢投降,其实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所具有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理解生命本身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生命意识就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和自觉。它包括生命的存在意识和生命的价值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3.
学会舍弃     
一个人身上背负着许多东西,单腿立地。这人说:“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把腿放下来不就行了吗?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单腿立地的,因为这是一种奔跑的姿势。人活着,会有许多责任和许多欲望,这些东西要是拿掉了,人生就会变得轻飘、无意义,可老背着它们,最终有可能累死在路上。生活原本是非常纯朴、简单的,学会舍弃自己不特别需要、对人生益处不大的东西,学会放下你的另一条腿,保持一颗简单和明朗  相似文献   

14.
存在是什么?客观存在不主观吗?主观存在不客观吗?教育如何看待存在?教育学如何叙说着存在?教育是否充分意识到了人的丰富而伟大的存在?存在存在着,存在着存在也.  相似文献   

15.
TO哈皮哥:朋友们总说我太喜欢恶意刷存在感,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何让这事儿变得优雅一点儿,刷存在感非得是一个很Low的行为吗?From帆船TO帆船:刷存在感Low吗?看你怎么刷。如果你刷存在感只是一味地耍宝踩雷区,做许多无意义的博人眼球的事,那么你就像个跳梁小丑,自然显得Low。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刷存在感,只是他们的技术高超,不会被你鄙视罢了。以下几位可以作为刷存在感的典范,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存在是西方哲学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有的哲学家甚至把存在作为本体论来研究.从巴门德提出存在概念以后,经过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和黑格尔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人们对存在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存在论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谁来建构存在论?存在论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晦暗不明,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蔽于"天"而不知"人";二是蔽于"知"而不知"在";三是蔽于"静"而不知"动";四是蔽于"有"而不知"无";五是蔽于"今"而不知"后".  相似文献   

17.
审美与人生既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关于人存在的终极意义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从哲学的高度阐明审美与人生的结合点何在即何谓人生审美化,以及对人生审美化何以可能的追问。同时,对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回答也是对当代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2,(4):23
正打不破的神话:我总是感觉人生特别无聊,怎么办?无所事事、只想玩不想做功课、上网和玩游戏上瘾……想想,人生是有些无聊,因为我们缺少人生的目标。就这么无聊下去么?不要!让这无聊的人生,快乐、幸福一点;让这毫无意义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起  相似文献   

19.
在生命一次性即人生必死的背景下,产生"人生无价值感"的原因复杂多样,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即只是关注现实的人跟动物一样终会死亡的命运,而无视现实的人具有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自我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看不到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二是源于自我和社会评价产生"人生无成就感"的负面心灵体验。人生无价值感是一种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十分危险的错误认知和心理体验,极易使人消极、颓废甚至走向自我毁灭。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及其素质是消解人生无价值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出彩的人生,即创造和实现价值。如何才能拥有人生价值,也许需要每一个人去寻求去思考。只有在不断地追问中才能逐渐澄明。这或许根源于人生价值的内在矛盾性:既有平等性,又有差异性。每一个人作为人的体现和独一无二,不以各种外在的条件而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同等的做人的权利,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因此其存在的价值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具体条件,使其与其他人存在种种差异,每一个人因其不同的作为而书写出不同的人生,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的平等性,人与人才能有一个交流、理解、合作和共处的基础。承认人的价值差异性,我们将意识到人生的责任,努力创造和提升自身价值,珍重自己独特的人生并尊重和容纳他人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