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着重阐释的是欧美涉法文学在写实艺术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如涉法文学既运用法律写实的方法呈现法律严谨,又用客观写实的方法反衬法律的不公,更用主观写实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理想;涉法文学既用批判讽刺的手法抨击现实,更用怪诞讽刺的手法在读者心理制造嘲笑憎恶的反映;涉法文学在运用心理刻画方面则可谓"犯罪心理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早就有人指出,文学的要义就是对人的描述。而如何描述,却是不同种类的作家或不同种类的文学显示出的特点。欧美文学从古希腊文学开始,一直到当下的“现代主义”文学,始终贯穿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就是人道——或叫人道主义的主题。它显示着西方人独特的个性,也显示了西方文学“以人为本”的厚重本色。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要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就要在分析现有信访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构想,通过分析涉法涉诉信访的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建议,来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合分析了涉法涉诉信访人"崇上崇高"、"政治嗅觉敏感"、"趋众攀比"、"包医百病"和"钻牛角尖"等五种心理,针对涉法涉诉信访人大多属于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文化法律素质较低、当前又存在司法不公不廉、诉讼成本偏高和"告御状"的传统文化影响等现状,提出了必须坚持依法信访和维护法律尊严的原则、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应对涉法涉诉信访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婚姻法和美国婚姻法既有共同点,也存在诸多差异。笔者通过对两国法律关于结婚、离婚方面规定的比较,提出缔结涉美婚姻要注意程序、心理、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现代国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作为法治运作的基本链条,在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过程中,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的法治支持系统.因此,涉法涉诉信访有效终结的法治支持系统应当设计为:一是构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终结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的执法严明手段;三是打造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的公正司法体制;四是强化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的民众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88例典型涉法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对涉法网络舆情的类别和特征进行梳理,检视人民法院引导处置涉法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立涉法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的体系构想,即人民法院应在立足自身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坚持整体工作原则和个案处置原则相结合,尽早建立健全涉法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舆情工作格局、分级预警处置机制、联动协作处置机制以及事后总结评析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样化的,而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制度尚没有完全建立。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评查并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评查原则,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明确评查主体和评查任务,实现评查机制的灵活多样和评查过程的公开透明,建立一评终局的评查终局制度方能缓解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前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9.
“涉法信访”是当下中国信访问题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与司法相关的事项向非司法部门反映以求解决的活动,其本质是利用人治的力量去解决法治之事情。文章从对两个问题的追问上去探究“涉法信访”产生的原因,认为“涉法信访”之所以存在,其一是当前司法部门的能力不足,其二是非司法部门权力过分强大所致。  相似文献   

10.
复仇文学记载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悲壮凄美的个体奋斗和社会实践历程。由于传统习俗、社会制度和法律伦理等诸般差异,中国和西方在文学的复仇主题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质。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掘并阐释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从而发现一条中西复仇文化传承与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涉法涉诉信访指民众在法律(不含信访法律法规)程序之外采用书信、走访等形式,就政法机关执法办案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检举和其他诉求的行为.它是民众的合法行为,反映出政法机关执法办案水平与民众司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具有存在的价值基础和社会条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希腊人民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观看到的自然景观和经历过的部落战争,借由想象力和文字加工,形成了一种文学产物,即为神话.希腊神话凭借自身的特点对于欧美文学的日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复仇这一题材内容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如此广泛、持久的表现,必定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和复杂的社会根源。苏力教授在《复仇与法律》一文中阐述了复仇制度的历史变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独到的思维方式。用文学文本揭示制度变迁是苏力教授独特的方法论,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符号学的原理,论证了宗教和文学的形态都是符号,并具有重叠性、多义性和迁移性的特征。宗教符号和文学符号均来源于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制作方式为:在原型物的基础上,注入主观情愫;摹仿原型物,进行再创造;根据多种原型物,重新进行组合。但是二者的功能价值和结构形态是不一样的:宗教符号是一种供人崇拜的神祗符号,文学符号则是一种供人鉴赏的审美符号;宗教符号的能指部分大而所指部分小,文学符号的能指部分小而所指部分大。宗教文学正是在这两种符号的交叉中所形成的边缘符号形态。  相似文献   

15.
宗教在中欧封建社会发展史上都曾发挥重要作用,其影响甚重。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中欧宗教在社会发展中均享有相应的特权——对犯人的暂时性庇护和有限度的罪行减赎,但是二者权力的获取方式大相径庭。作为对社会生活的最本质反应物,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对此有过或多或少的涉足,这种现象在中欧文学作品创作中亦有充足的体现。而中欧时代、环境皆不尽相同,其有如此相契合的现象产生之原因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试对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进行梳理,指出在多元化的文学主题中,呈现女性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的苏醒及作品试验性的突围,从而展现中国女性高扬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章科学地辨析了党政信访工作与行政复议、涉法涉诉、纪检监察和劳动仲裁等类型信访工作的异同,厘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这几种类型的信访,党政信访部门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要依法依规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分流、交办和转办,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帮助群众解决他们信访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孙海芳 《红领巾》2005,(5):112-114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果从性别差异出发,我们会发现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疾病主题与男作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患者的角色、自我意识发生关系.在女作家笔下,女性的疾病成了受害的隐喻,女性的疾病与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女性性别紧密联系了起来.新时期女性文学对疾病主题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生理疾病方面,病妇形象更多地患有生理意义上的疾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在这些作品中,疾病变成了一个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思考生存方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19.
李荣 《文教资料》2008,(20):4-5
隋代文学创作受政治影响很大.隋文帝时代由于统治者对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了解以及文化建设中实用性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文学发展无法获得必要的社会文化支撑,同时也使得文人与政治的关系疏离,政治无法为文学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隋炀帝时代在政治行为方面大大加强了对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的重视,此时的文学创作风气较为浓厚.但隋炀帝时代政治斗争中的南北之争和帝王个人的文化偏好使得南北文学的融合未能顺利实现,文学创作只发扬了南方文学中注重形式关和娱乐性的一面而缺乏北方文学传统中关怀国计民生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为思维,具有广阔无垠的全息思维视域和融会一切思维方式的统合力。作为人类思维最具普适意义的展现形式,文学从内容和形式上拓展和深化了人类的思维,培育和滋养了人类的智能,使人类的创造性获得了无限的空间与自由度。并且文学作为文化母体,影响和哺育着众多的文化载体。文学作为思维是文学最永恒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