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健 《学周刊C版》2010,(12):34-34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是每位音乐教师苦苦探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学视域下,教师审美能力应该包括: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深刻鉴赏美的能力;真实表达美的能力等。而教师要养成审美能力则应该:加强自己的美学修养;重视审美实践和形成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3.
刑法与美学     
任何知识部门对于美学都有强烈的相关性。美的领域包括感性、情感和人性,以人性为基础的刑法基本问题的展开和深入离不开审美。审美是一种反思判断力,这种反思方式对于高度要求精确性的刑法理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学视角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和揭示刑事法治领域中的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4.
对人性的关注一直是莫言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莫言除了为读者奉献了一系列美的艺术形象,传达对人性的认识外,还塑造了一系列丑的艺术形象,同样表达他对人性的理解,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如果抛开传统美学的审美惯性和审美定势,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莫言的小说,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陈彩萍  石伟光 《考试周刊》2011,(45):125-126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觉地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塑造美的形体,培养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审美思维空间。本文从体育美学的研究结果出发,对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在中国已经提出了很多年,音乐因其特有的情感特性而成为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质媒介之一。审美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个体审美能力,也即培养和提高学生认知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应当在教学中借助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审美形态,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从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统摄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在审美教育中,既要学习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又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感受美、判断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觉的体育实践活动塑造美的形体、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审美思维空间,本文从体育美学的研究结果出发 ,对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意义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实施途径.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美的意识、美的修养,自觉做到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关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巴黎圣母院》中通过描写三组二象对立项之间的关系,生动地诠释了美的不可抗拒和至高无上的实质。法比和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源于本能的对外表美的无功利的爱慕,促成二人荒谬低级的悲剧爱情。加西莫多与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爱则是丑对美顶礼膜拜,美却拒斥丑。加西莫多用生命与死亡诠释了雨果唯美思想的真谛。克罗德与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爱,克罗德企图通过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美的占有弥合他人性的缺陷,从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和完善。美为克罗德恢复完整人性提供了契机,却又最终因他自身而毁灭。  相似文献   

12.
王跃文的《漫水》是其"暂时脱离尘世"的乡土书写,表现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之上。而人情美体现在"不在情爱"的爱情、"真爱不言"的亲情和"和谐无争"的乡情上。漫水的人情美来自于"去欲自守"的人性美,表现在平和泰然的生死观;坚定恒一、悠然简朴的生活习惯;物欲、情感、道德上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上。  相似文献   

13.
“美是和谐”,“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按照这些美学观点来审视教育管理。可发现教育管理也具有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在教育管理的产生上表现为发生美;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表现为过程美,又可分为运行美和对象化美;在教育管理的目的上表现为目的美,又可分为效率美和人性美,其中人性美又为表层美(教育)和深层美(受教育)。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乃至人性美。  相似文献   

15.
《封三娘》是《聊斋志异》中为数不多的描写女性间同性爱的故事,尽管涉及禁忌,作者的笔墨却丝毫不涉淫邪,反而纯美深情,因为这故事在作者笔下,呈现出三种别样的美:纯情之美、无私之美、爱美之美。作者不单是在写同性之爱,更是在写爱本身、人性本身,透过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人性中深沉的爱和动人的美。  相似文献   

16.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理想,人类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它也是贯穿《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内线。本文试图在论述美与自然的基础上,从美的鉴赏与美的形态两方面揭示美与道德的关系,并联系实例与图型剖析象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古今闻名的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文章从多个侧面,即悲剧性、人物本性和和谐性等三个方面着手去分析和欣赏这部巨著,浅析了作品中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赞颂,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试图从多角度挖掘出作品内部所蕴含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8.
论哲学美     
哲学是呈现在人的思想领域里最美的奇葩 ,这种美表现为思维美、思想美、智慧美。这种美是一种人性美、境界美、自由美 ,它具有化育智慧胚胎、培植幸福心灵、开拓美好人生的奇特功效。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中所传达出的审美意蕴有如下的特点:主题思想中的人性美;语言表达上的形象美;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作品中隐含着对莎剧总体艺术风格的深入思考和揭露.  相似文献   

20.
唐德亮作为从瑶山走出的诗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诗学感悟。诗集《深处》在其一贯的朴素生动又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之上精益求精,对美的丰厚意蕴的深度思考、对瑶族文化形态的关注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对于人性裂变与超越的突破性展现,构成了唐德亮文学世界求新求变的新角度、新发现、新创造,同时,也更加深切地体现出作为一个乡土诗人对于土地、对于民族的深厚情谊,特别是诗人一路走来所保有的知识者的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尤为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