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报业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它有上千种报纸,其中不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这样一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大报,但却没有一张发行全美各地的全国性报纸。五年前,甘尼特报业公司创办第一张能在2,500多个城市同时与读者见面的全国性日报——《今日美国》报,填补了这一空白。这张日报面世不久,便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反响,据美国报纸发行稽核局统计,《今日美  相似文献   

2.
“报纸发展区域化”既是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的空间走势,也是报纸在产业化运作中的某种“区域轰炸”——广告式操作方法。这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态势,不仅包含了地缘位置层面的意思,还包括报业经营理念上的含义。从第一层意思字面上解释,是指地方发行的报纸,但其另一层意思也包括针对特别目标受众群体发行的报纸。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区域不仅是对报纸发行地理上的划分,也可以说是对受众群体进行了划分。这是传播模式改变后,受众主体地位提高,也是报业在经营上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经济类报纸如何发展——《中国经营报》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业市场化进程中,报业的实践常常使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总编辑们痛苦地认为:报业市场给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企业区域促销战略的需要,广告商们更愿意把广告投放到地方性报纸上;加上大多数市民愿意了解发生在其身边的社会新闻,所以与都市报如日中天的态势相比,近几年全国性经济类报纸显得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1994年以来,我国省级机关报普遍出现了发行、广告连年下滑的局面。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地处报业市场趋同化极为严重的南京,每天有12家综合类报纸在南京报业市场上厮杀,营销方面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但《新华日报》今年的订报速度比往年快40%,数量比去年增加2万多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去年2月始酝酿、12月实施的报纸改版。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地方报纸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一些全国性报纸或起步较早的强势报纸在站稳脚跟之后,开始着手在其他地区的发行工作,试图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与这  相似文献   

6.
四国报业发行策略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的发行历来被报人看作报业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报纸存亡兴衰至为关键的工作。正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经理陈君聪所说的,“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的终端。”实际上,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都与发行密不可分。美、日、英、法等国的报业极为发达,他们的发行体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1):47-49
发行是一张报纸进入市场的“惊险的一跃”,发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张报纸的成败盛衰,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发行成了报纸的一个生命线,引起每一家报社的高度重视,以前老式的发行模式被不断地消解和替代,新的发行方略不断露出水面,许多类似商品营销的方式方法在报业市场上一展身手,特别是新起报纸的发行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它们撬动推进市场时运用的整合营销方法把新一轮的报业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9.
叶奕 《今传媒》2007,(8):25-27
报纸的发行工作,即报纸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印刷厂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它是办报活动一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扩大广告收入的基本条件,更是实现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报刊发行绩效是报纸成败的基本标志.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报业发行市场形势更加复杂,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与不断变化的环境,沿袭旧的发行思维和发行方法无疑很难突出重围,创新发行策略成为确立新的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国内新闻界     
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自办发行15年前,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纸仅有1家,如今已猛增到800多家,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占40%的市场份额,为带动整个报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1985年以前,我国的报纸发行全部通过邮政渠道。1985年,为适应报业与政府财政“断奶”的体制改革和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在分析我国的报业格局时有专家指出,今后我国报业市场的态势是分层越来越明显,地方性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的划分越来越清晰,而且在地区性市场,这种集中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在中部和中西部一些地方,就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样的态势一旦确立,很难逆转。所以,我们建议报社恐怕要更多地考虑抢占制高点,抢占优势地位,首先保证在主战场上能够战胜对手。报纸的发行量很重要,但是如果在主要市场上不能占有优势,你的延长业务就很难取得进展。作为“区域性报纸”的地市报,在市场竞争中固然有不利的因素,但在争夺“区域性市场”中我们也不是毫无优势可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今天,报业采编的激烈竞争使扩版增张蔚为壮观。广东报纸的扩版潮仍方兴未艾,竞争仍未有穷期。高发行,多版数,大投入,大产出,报纸出版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在广东报业市场上通过频频扩版走上广告与发行良性循环发  相似文献   

13.
杨巍 《新闻前哨》2009,(4):100-102
出版时效和发行时效是报业生存的根本。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报纸生产的时效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在CTP、宽幅印刷机等印前、印刷设备大行其道后.印后环节的时效性也逐渐引起报业的重视,智能邮发系统则成为突破时效瓶颈的关键。随着报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报纸的版面数越来越多,有的几十版,甚至上百版。这对印后自动化处理设备的需求也大大增强,龙骨传输系统、堆积衬纸打捆线以及报纸智能装车发行系统等成为其中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演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全部属于国家所有。报业结构总体上为宝塔状, 上面是中央报纸, 其覆盖下有两个报纸系列: 条式———省级、地方级、县级报纸, 块式———部委级、局级、企业级报纸。这种报业结构是我国计划经济条块分布状况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由中央报纸与省委机关报占主导地位的报业体系变成了中央、省市、地县、部委厅局企业多级多层办报的报业体系; 由单一的党委机关报发展到今天党委机关报与以服务为主的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报纸, 以休闲为特点的文化类报纸、游乐类报纸、都市报等并存的局面。实际上50 年来, 我国报业结构的演变阶段大致经历了50—70 年代的全国和省级报纸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80 年代基层报纸大发展的阶段,90 年代城市报纸崛起的阶段三个时期。我国报业的这种变化, 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政策促进与社会变化推动的结果, 我国经济模式的变革, 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与事业机构分权, 报业管理政策的调整, 报社企业化管理, 报纸发行渠道的拓展, 报纸读者群的变化等等都促使报业结构的演变向着市场的方向发展, 并逐渐用市场规律来解决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5.
李金慧  赵鸿燕 《中国记者》2012,(10):122-123
芝加哥报业市场上,免费报纸占主流地位,而付费报纸相对较少.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需支付1美元(周日版2美元),地方性的《芝加哥论坛报》《芝加哥太阳报》需支付1美元和75美分(周日版分别为2美元和1.75美元).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报纸均免费发行,当地读者可以很便捷地取阅.  相似文献   

16.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几乎每个报业老总都认同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自办发行 15年前,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纸仅有1家,如今已猛增到800多家,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已占40%的市场份额,为带动整个报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1985年以前,我国的报纸发行全部通过邮政渠道。1985年,为适应报业与政府财政“断奶”的体制改革和新闻市场的激烈竞争,《洛阳日报》率先打破单一的邮发渠道,第一个大胆闯新路,实行自办发行。第二年就有26家报社参加召开的首次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座谈会,肯定了这种做法。1988年,《天津日报》也投入了自办发行行列,打破了省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报业市场化呈现非均衡发展。晚报和城市日报等城市报纸的市场化速化速度高于全国性报纸和地区党报等非城市报纸。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报纸吸引了更多广告客户,并积极改革报业经营。市场化使城市报纸获得雄厚财力,打破了以行政级别决定报纸地位的传统。市场化促进了城市报纸的报道和发行,积累了资产,提高了员工待遇。市场化还带动了报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城市报纸和非城市报纸正各自努力争取新水平上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性报纸影响力日渐式微,各种省级都市类报纸应运而生的市场环境下,“报纸经营走向市场“已不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上,而是当前各地报业市场经营发展状态的客观描述。但是,走向市场绝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全国性报纸或省级都市报纸纷纷在各地市加强发行工作,开始向地市扩张,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势发展、网络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这就让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