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研究结论都由实验得出。但是,化学反应大多发生在一个复杂的化学环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实验异常现象,即与书本上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在演示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有的教师表现得比较慌乱,甚至篡改实验结果,尽量迎合书本的结论;也有的教师不加分析重新再做实验,直至与书本结论一致,或者承诺以后补做.甚至“指鹿为马”的搪塞过去。而学生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面对学生的疑问有的老师往往简单处理,漫不经心,含糊不清。甚至不了了之。这样对待实验的异常现象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对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的品德、创造性的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做酯化反应实验时,由于受到实验者实验态度、操作能力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总会产生一些不确定的异常现象。但如果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产物,学生不但能获得新的知识、实验操作要点,而且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认真、细致、求实的科学精神;还会"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在酯化反应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潘蓉蓉 《云南教育》2007,(11S):13-14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实施探究,让探究性学习取得真正的效果?笔者在运用“空白”引导学生探究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形成原因及产生的不利影响,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这些异常现象的教育因素进行研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式资源,运用这些资源建构生成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实验的现象与课本中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有差异甚至完全不同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后,有的教师试图寻找各种理由搪塞学生,以掩盖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尴尬,或者干脆不顾客观事实地照搬课本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这样,易  相似文献   

6.
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是学生素质提升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社会背景下,让学生亲历化学物质的生成过程、对其化学性质的感官认知以及由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自然规律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会精心调控各种反应物的浓度,演示实验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有时会出现一些与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而这些异常现象,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要是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给学生带来知识的不完整,影响了对化学实验应该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8.
张华伟 《教师》2014,(7):62-62
正化学语言是表达化学现象、原理与思想的专门语言,是加工化学信息的重要工具。化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与图表语言三种。它不仅是化学思维的载体,还是化学思维活动的体现;既是表达的手段,又是交流的工具。它是化学学习中学生记忆、理解、思维与应用等各项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离开了它就不可能进行很好的化学学习。一、准确的专业用语,让概念表达得入木三分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化  相似文献   

9.
程波 《中学教学参考》2010,(20):124-124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和关键,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还要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但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常常被一些学生所忽视。为此,笔者结合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常犯的错误,提出以下八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念确立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践活动课中的重要内容,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思维素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若不及时作合理解释,势必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影响后续教学的质量。因此,面对实验异常现象,教师不能一带而过,更不能置之不理,应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实验的规范或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可能出现"误操作"而导致实验失败。针对"误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教师在面对和处理这些异常现象时经常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无法很好地解释和答疑。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化学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究式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认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提出"块状"探究实验活动命题的由来及理解课改之前,科学课(常识课、自然课)的课堂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灵活性不强,教师可以基本按照教学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去做,科学实验也是以分步进行为主,教师容易把握课堂的进度。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应该说是停留在"点"上,那么"块状"就是把可以串联起来的几个小活动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
钟子敏 《广西教育》2013,(30):65-6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下同)中的许多实验不仅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实验能很好地说明一些概念、原理,体现反应的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中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我们不能忽略而不加以探究。下面笔者列举学生或老师在实验中常遇到的“异常”现象,并对这些“异常”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巧用"热点"——至少可以增加材料的新鲜感,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而言,教材都属于"过去时"。你想,一种教材,经历编写、审查、出版等诸多环节,总要一定的时间长度,而编写教材选用的内容,一般总是编写教材以前出现的内容,有时候,这种教材已经使用若干年,那教材内容就更无可避免地属于"过去时"了。  相似文献   

16.
吴朝辉 《化学教学》2016,(12):90-92
对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异常现象解释作了某些补充和更正.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因受Al3+和Cu(OH)2反应以及Cu2+被Al置换反应的共同影响,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蓝色沉淀.因为生成的Cu与Al会在体系中形成原电池,使Al能持续反应,所以固体表面会不断产生气泡.由于Al和CuCl2反应生成CuCl的趋势更大,反应更易发生,所以CuCl主要来自Al和CuCl2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其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转向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上创设情景,为学生寻找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供机会,要把课堂作为讨论的学习园地,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索,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学习《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节时,让学生上来表演运动和静止,教师在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生活的实例进行交流和畅谈.教师只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异常现象,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如何在课堂上巧用这些异常现象呢?它是所有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往往在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互相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军 《河北教育》2008,(9):30-30
刚任三年级班主任,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有好几个学生反映丢了东西,问他们是不是不小心弄丢的,他们都说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言之凿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