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醉眼青山     
赵柏田 《当代学生》2014,(20):24-26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在绘画方面可谓英才天纵,于功名上却屡试不第,明亡后曾入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或许这寥寥几句,就可以概括陈洪绶的一生。但在《醉眼青山》中,陈洪绶不再是艺术史中冰冷的名字,而是放浪狂狷、在困顿中挣扎的鲜活的人。陈洪绶一生坎坷,既经历了个人的不幸,也目睹了明朝的覆亡,他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心理落差,导致他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压抑和痛苦。灵与肉的冲突,破碎的现实折磨他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他笔下那扭曲、变形的世界或许才是世界的真正面目。别人看他行事怪  相似文献   

2.
<正>陈洪绶(1599-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陈洪绶虽不以书法名世,但其于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惊人的。清代包世臣将陈洪绶的书法归在"逸品上",评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陈洪绶作书严循中锋用笔之法,他深谙掌竖腕平执笔的奥秘。其间虽小有以侧锋取妍处,但他能立即将笔调整过来。  相似文献   

3.
陈洪绶出身于官宦世家,一生乐于进仕,但命运和才华使得他敏感于艺术最终也成就于艺术,是位难得的多才多艺的大家.他的花鸟画艺术在明清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古拙、渊雅、奇崛,是对其花鸟作品的正确解读.除了绘画艺术以外,文学功力深厚兼及道释,工书善诗,品格修养很高,体现了文人绘画一生的造诣.  相似文献   

4.
羲之爱鹅图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以人物画著名。他画的人物,躯干伟岸,造型夸张,衣纹清圆细劲,用色简洁、高雅。  相似文献   

5.
正陈洪绶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受宋代院体画风的影响,造型严谨,工笔双钩,设色艳丽。同时,他又受明末大写意花鸟画的影响,用笔洒脱灵动,兼工带写,水墨交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笔法细秀、工致,作品设色雅致,造型古朴、自然,线条精炼、流畅。其以凝重苍润的用笔画山石、树干,以细劲流畅的笔法描绘花鸟虫草,浓淡疏密,意蕴无穷,给人以  相似文献   

6.
传世名画     
陈洪绶(1599-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故事图》,是陈洪绶为他的老友周亮工而作的。周亮工是一位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著有《读书录》,对陈洪绶的评价很高。但是明亡之后,他们的关系却疏远了。因为周亮工出任清王朝的官职,这在古代是有失民族气节之举。周亮工曾多次向陈洪绶求画,但陈迟迟不愿落笔,最后才以此图相赠,深含着对老友的劝诫之意。  相似文献   

8.
孟称舜是晚明文坛颇具影响的剧作家,他学识渊博,性格旷达,喜好交游。就地域而论,孟称舜的交游基本集中在本土,与其相交者多为越中名士,其与陈洪绶、卓人月性情相投,互相推崇,诗酒唱和,尺素互遗。对孟称舜与陈、卓二友交游活动的钩稽梳理,不仅有助于解读其作品,探究其曲学见解,对了解晚明文坛亦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做小学徒的时候,腼腆而缺乏自信,使才华深藏未露。他的老师是个很有名望的画家,年老多病,作画力不从心,要达芬奇替他画一幅未完的作品。 胆怯的达.芬奇害怕把老师的作品毁了,他根本不敢接受老师的任务。可老画家不理会这些,一定要他画。达.芬奇只得战战兢兢地拿起画笔去完成老师未画完的画。很快,他进入了忘我的境地,内心的艺术感受喷薄而出,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作品里。当老画家看到这幅画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把年轻的达.芬奇抱住:“有了你,我从此不用作画了。” 从此以后,达.芬奇找回了自信心,他的…  相似文献   

10.
希望如弓     
一个年轻人,跟一位很有名望的老画家学画画。老画家年老多病,作画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一天,他叫年轻人替他画完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年轻人只是一个学徒,他十分崇敬老师的为人和作品,害怕把老师的作品毁了。可是,这位画家一定要年轻人完成这幅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