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2月,新中国与前苏联在莫斯科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华社为此发的社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经过毛泽东的精心修改。毛泽东是1949年12月16日中午抵达莫斯科,开始了首次访苏。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住在莫斯科姐妹河斯大林的第二别  相似文献   

2.
程兆申 《兰台世界》2003,(12):32-33
1950年的春天,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第一次迈出国门的毛泽东,赶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前,与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并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结束了对苏联的访问,踏上归程。1950年的春天,对于辽宁人民来说,也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毛泽东在访苏归途中,于3月1日  相似文献   

3.
综合 《兰台内外》2013,(4):17-18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3万多发炮弹猛轰金门,震惊了全世界。毛泽东决定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真正的和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仅仅通过炮轰的方式来封锁金门,造成一种气势和压力,迫使蒋介石主动放弃金门,从而收复全部沿海岛屿。然而顾及到美国对炮击行动的反应,毛泽东想借中苏同盟的力量,达到威慑美国的目的。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提出关于中苏共同建立海军舰队的建议,恰恰提供了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国女话务员不接转柯西金给毛泽东的电话,险些引起中苏之间一场核大战 外交是独立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官方行为.同外国人交往,不仅是外交官,就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十分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有一位女话务员,因为接一次电话,险些引起中苏核大战.  相似文献   

5.
1949年12月,毛泽东乘火车出访苏联。共和国最高领袖首次"出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而国民党保密局也闻风而动,密谋策划在旅途中暗杀毛泽东。双方在中苏铁道线上展开了一番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6.
在地摊上翻到一张小卡片,长17厘米,宽8.5厘米,二折三页.仔细浏览,是上海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 会员证正面第一页当中飘扬一杆红旗,红旗上绣中苏两国领袖毛泽东和斯大林头像;第二页上方为"本会宗旨",下部为5条"会员权利和义务",分别用繁体字阐述;第三页为5条"会员证使用规则",并加盖"上海中苏友好协会总支会"蓝印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作为中苏两国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各自国内的政治生活中都举足轻重。他们出身相同。年龄相仿。但两人的政治理念和个人性格却迥然不同。因此,他们的交往给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打下了深刻的个人烙印。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毛泽东曾四度与他进行会晤。这四次会晤成为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分歧、从分歧到争吵、从争吵到决裂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站在新中国发展的起点上,怀揣着亿万中国人崛起的雄心,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于1955年正式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那么,这样一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如何落户湖北武汉的呢?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月,经中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商议,苏联政府同意帮助中国援建5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兴建一座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9.
丁东 《兰台内外》2011,(4):60-60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公开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与自居为“老大哥”的苏联站在了一起,与中国保持立场一致的只有最忠实的盟国阿尔巴尼亚。耿飚因何在此时向毛泽东说起了该国的坏话呢?  相似文献   

10.
《档案天地》2004,(6):45-46
策  划揭开被掩盖的历史真实———华北的“73 1”———日军 (甲 )   1 85 5细菌部队揭秘谢忠厚 1 4“慰安妇” :这一页屈辱黑暗的历史———日军在华北实施“慰安妇”制度  罪行史证晓 苏 2 4日军在华北的战俘劳工集中营何天义 3 4保健医生眼中的邓小平傅志义 4 4邓小平在太行历 时 4 6河北战俘劳工在中苏边境东宁要塞的抗日暴动何天义 范媛媛 5 4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出版前后杨广富 6 4历史记忆毛泽东在石家庄休养的日子里马彦春 1 1 0英国向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山 冉 1 1 2记忆中的河北干部南下崔金亮 2 1 0告…  相似文献   

11.
山城重庆以多雾而知名,天然的、社会的、政治的雾,浓而厚密,压得人喘不过气。当然重庆也有短暂的晴朗日子。当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来到重庆同蒋介石国民党谈判时,当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陆定一、吴玉章以及许多同志来渝,同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向知名文化界、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代表、进步工人解释我党方针、政策时。可惜人们头一次听到这许多立论新鲜、透彻有理的言论,脑子里还来不及消化,毒雾又开始弥漫山城了!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确有利用中国的海岸和军事基地的想法,但是,并没有设想、提出过租借权、所有权或"合作社"的问题。这一事件的结果,也不是人们想象和传说的那样凡是研究中苏关系史和冷战史的学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1958年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也译为联合舰队)事件。由于毛泽东在此期间第一次对苏联现任领导人及其现行政策提出了严厉指责,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毛泽东1966年3月28日在接见日本共产党代表团时说,中苏闹翻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3.
正邓小平承认林彪在理解毛泽东的意图上胜他一筹。但是,林彪仅通过强调毛泽东的3篇作品,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方法,邓小平本人无法认同,因为还有更多的毛泽东作品需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还写道,林彪、陈伯达对他,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如果不是主席的保护,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在1969年,中国和美国开始考虑重新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个国家曾经是长达两个世纪的贸易伙伴,二战时期做过4年盟友,成为冷战敌人也有20多年。考虑到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后前苏联入侵的可能性,毛泽东开始在朝鲜战争以后,首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米高扬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与他进行了长达7天的秘密会谈,这在中苏关系历史上是件相当重要的事件。双方会谈资料在事后曾被各自列为绝密归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双方当事人的回忆录、谈话及文章陆续公开发表,一些珍贵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就于1949年12月16日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动,也是第一次出国访问。出访的目的是和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结盟,但这次出访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把原本有望建立的中苏同盟变成了美国、中国、苏联之间的三角外交。  相似文献   

16.
5月中旬的北京,是举世瞩目的中心。尽管高校学生搞的绝食请愿正在进行之中,但人们期待已久的中苏高级会晤还是如期举行了。12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报道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历史性的时刻 5月16日,这个日子给人们的印象将是深刻的。这一天,30年来中苏高级领导人首次会晤,宣告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上午10:04,中苏高级会晤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开始举行。这象征着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正式和解。由中国、苏联、第三国来华记者  相似文献   

17.
新疆解放之初,刘少奇支持中苏《关于在中国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和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协定》(简称《中苏合作协定》)的签订,为新疆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趁机制造事端,引起国内的各种思想混乱,刘少奇及时提出澄清各种疑虑的意见,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政权。《中苏合作协定》的签订不仅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也为国内外经济合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唐金权 《兰台世界》2016,(20):133-136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中苏边界冲突开始增多。在处理中苏边界冲突问题上,中国采取了阻止边民外逃、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自卫反击战、举行边界谈判等多种措施,维护了边境的稳定局势。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去昆明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顺便去了一次丽江。丽江是一个云南边远的山城,快靠近西藏和缅甸了。原来这个小山城并不为国人所熟知,只  相似文献   

20.
著名汉学家、外交家、前苏联通讯院士费德林,早年曾在中国工作。1958年,他随赫鲁晓夫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交谈时他曾担任翻译。香港《明报月刊》驻莫斯科高级记者左贞观,于1992年5月间访问费德林。本文是根据这次访问的录音整理而成的,本文所涉中苏斗争片断,内情从来未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