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推进科技长入经济过程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陆志兴张亚丁一、十年改革的简要回顾以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为标志,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科技体制一步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转变,科技与经济结...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目标为调整不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10多年过去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在评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自1998年起一直走在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前列,先后成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省和全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省,推进了科研机构和现行科技体制的深屡次变革,对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重大调整;科研机构在深化体制改革中,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也出现了。本文主要就广东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是甘肃省天水市属果树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现有职工154人,其中科技人员80人。2002年被市政府确定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四年来,坚持以发展优势特色果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和创新推广为重点,探索管理机制,积极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为推动全市果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日前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逯国文。  相似文献   

5.
以1992年为界,十年科技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7年,改革基本上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进行;后3年,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背景。两个阶段改革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各有特点。研究这一战略性的转折,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将是有益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可以回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提出计划工作要重视价值规律。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通过改革,我国要逐步建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论、政府作用论、诉求多元论出发,以《人民日报》1985-2013年科技创新相关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法及T-LAB9.1为研究方法和工具,通过概念图谱与主题聚类模型、共词分析模型,揭示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阶段演进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若干规律。该结论对于从微观层面把握科技体制改革阶段特征及相应的科技创新规律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1996,10(2):5-6
四川省十年科技体制改革探析四川省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成就与问题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四川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措施是积极稳妥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四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一)全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共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体制是指科学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属关系和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从新世纪2001年起,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认识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对于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峰 《科学学研究》1995,13(2):45-49
作为科技系统表现形式的科技体制必然呈现出系统的一般特征或特性──科技体制的系统性。其内容包括:整体性、结构功能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以及动态开放性等。文章在揭示科技体制的上述特性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整体性科技体制改革观、结构功能性科技体制改革观、层次性科技体制改革观、相对稳定性科技体制改革观,以及动态开放性科技体制改革观──统称其为系统性科技体制改革观。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8,(11)
我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改革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强化了学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它们应在推动科技进步、优化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从科技体制的角度考察学会的组织特性和功能特性,并对1985年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文件进行了词频分析,说明在现有科技体制改革中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重视不够,建议应将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体之一,纳入科技体制改革的架构中。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以来日本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科技界,而且波及日本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考察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因、契机与政策措施,为我国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于1985年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校根据“决定”精神,以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在学科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数轮改革,科技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1984年我校科研经费仅330.9万元,1994年已达7666.6万元,增  相似文献   

13.
以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为标志,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20年的历程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改革的思路、举措、影响及其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近几年青海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果,分析了目前科技体制改革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今后几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2日—2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在福州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主题,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部署和思路,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的统筹协调,创新科技战略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何文祥  陈宣文 《科技广场》2012,(12):110-113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在全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中,重点是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提高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本文结合科技工作职能,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协同创新为目的,建设创新型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创举。它在创业与探索中历经坎坷,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创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它以其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先导、知识密集的增长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为江苏的科教兴省和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有关理论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民营科技企业正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高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科技事业中,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高校所投立的科研基地在发挥其科技工能中起到奠基和龙头的作用,对此,国务院十分重视,在《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专门指出:“高等党校所属科研机构既有自身特点,又是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使科研机构形成合理布局,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合理市科委成立了“在渝高科研基地为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策研究”软课题小组,对重庆市高校部分科研基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特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符合现代科技和经济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探讨》[‘1一文中,讨论了新型科技体制需要符合的科技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及其对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并讨论了新型科技体制的构建框架。本文在文[互]的基础上,研究探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特殊性问题。高校科技是国家科技战线的一支重要方面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原则和政策当然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指导高校科技体制的改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高校科技工作的内容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科技部门和科研单位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  相似文献   

20.
<正> 栖霞市是一个苹果大市,现有果园60万亩,财政收入约30%和农民收入的70%来源于果品生产。作为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果品生产对于发展全市经济,促进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展果品生产上,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技兴果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科技兴果文章,初步实现了果品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1999年全市苹果产量达到9.5亿公斤,果品收入19亿元,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天誉”等7个品种获“中华名果”标牌。 一抓果农素质的提高。积极采取印发明白纸、现场示范、办培训班、举办电视讲座等形式对广大果农进行培训,年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