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拓展了网民对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展现了网络时代民主监督的威慑力,加快了信息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也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影响和破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公私信息安全。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消极影响的产生,涉及到诸如官僚群体的廉洁程度、执法水平、诚信等方面,还涉及到网络运营商和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有序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政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形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新景象。新时代,网络问政的民主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络问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路径,是政府服务职能的新手段,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天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网络问政作为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沟通的主要平台,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反馈平台,而且有利于政务信息的透明、公开。但是,目前网络问政存在一些亟须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应主要研究当前网络问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阐释网络问政规范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问政的规范化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词语。"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作为网络问政首要参与者的各级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明确政府部门提高网络问政水平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网络问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政府部门网络问政水平的对策建议,[1]这对于实现"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是公共管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倾听民意、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构建地方政府网络问政模式的思路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建立网络问政平台,畅通政府与社会沟通渠道;以多种形式及时回应网民,保证网络问政持续推进;建立问责机制,协调、监管网络问政工作;切实做到“网上访民意,网下解民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政议政、表达意见的平台,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窗口.本文从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问政视域下网络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提出了互联网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以其为网络问政视域下互联网管理队伍建设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作为中国执政生态的新事物,以其快捷性、互动性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便捷的互动方式,“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释放,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营造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良性政治文化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由于网络问政发展现状中存在着娱乐化倾向严重,非理性网络舆论蔓延等缺陷,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机制,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倾向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网络问政,在转型期的中国悄然兴起,深深影响着中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网络问政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公民享受“四权”、应用“四权”、实现“四权”的最佳途径,推进着中国式民主向纵深发展。如何实现网络问、政的和谐良性发展,如何提高党的“执网”能力,已经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已成为政府执政、公民伸张正义的一种重要渠道。文中阐释了网络问政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广西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建设广西网络问政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问政的逐渐兴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能否正确应对"网络问政",提高"网络问政"能力,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本文试图就提高网络民意回应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执政能力等方面论述党政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概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发展的现状,对内蒙古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实践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碧辉 《时代教育》2007,(7Z):149-150
发展性教师评价因张扬教师主体发展而备受关注。但又因国度和文化的不同,在施行时步履艰难。该文从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四个方面出发.比较了我国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对教师评价的施行情况差距,通过思考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目前,网络问政已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一项新形式。鉴于我国开展网络问政时间较短,网络问政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本文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民主执政的新途径,也是广大网民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新选择,其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网民的理性互动。而现阶段网民非理性的问政不仅破坏两者的互信,更消减了网络问政的权威。探究了问政背景下网民的责任内涵,将责任内化为网民的自我约束,以期成为提升网络问政效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时代的视角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进行了解读,结合内蒙古新闻网的具体作法总结了内蒙古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内蒙古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平等化、理性化、多元化、常态化的实施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是群众问事于政府和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尝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但是,目前网络问政还很不完善,需要理性看待网络问政,不仅要看到其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多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网络问政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网民的参政热情高涨,并呈现出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河南省的网络问政情况,以郑州市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河南省网络问政的发展前景,河南省网络问政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如何构建成熟有序的网络问政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问政日益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形式。博客、微博、即时通讯、BBS、电子邮件等网络环境催生的新的表意途径使广大网民以极低的成本践行话语权,履行监督权。问政环境的虚拟性、主体的平等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途径的便捷性使网络问政与传统的问政途径泾渭分明,在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实践政府工作透明化的要求和塑造政府形象几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问政管理繁琐、不及时、统计不方便等问题,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网络问政管理系统。通过收集网络问政数据,对问政数据进行新建、查看和回复操作。该系统极大提高了问政管理的便携性和及时性,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