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在政府的主导下已形成以“奖、贷、助、补、免”为主的资助体系。财政资金是主要资金来源,但仍存在重复资助、资金来源单一和资助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细化资助政策、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学生感恩诚信教育并逐步实现资助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解决数量激增的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关系到教育机会的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不断探索资助形式,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的资助体系。高校资助形势严峻,部属重点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和问题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部属重点高校站在教改前沿,加剧学生综合素质差距;学生贫富差距更大;社会资助资金来源相对丰富,但资助集中于贫困生加剧学生矛盾等。需要通过健全贫困生信息库入库审查,继续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拓宽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渠道,拓宽资助覆盖领域,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加强感恩教育等方式,完善资助政策,让贫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是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完成的底线要求。精准扶贫视角下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脱贫的重要一环,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资助管理理念滞后、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资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资助管理理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助管理机制,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两个时期:单一的无偿资助阶段和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阶段。运用倡导联盟框架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在政策的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两大联盟:"无偿资助为主"的联盟和"有偿资助为主"的联盟。为在政策子系统中拥有或保持主导地位,两大联盟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活跃因素影响下,不断进行以政策为取向的博弈学习,而其相互博弈的过程最终也促成了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贫困生认定机制不优、助学贷款利用率不高、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足、奖学金助困意义不大、精神层面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有资助制度不全、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机制滞后、自我认知偏差、家庭归属欠缺等。高职院校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力求资金来源多元、资助结构多元、资助方式多元,实现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这一群体的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形成了"奖、贷、助、减、补"的资助体系,但这种以无偿资助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实践中表现出不少弊端。逐步转变观念,发展以有偿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是科学应对之策,更能彰显资助育人、与爱同在的价值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构建和谐资助环境,发展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资助政策有关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原则,保证贫富家庭的学生在受高等教育方面有平等的机会,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资助政策形成“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但这些资助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完善高校资助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经济困难生在高校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困难生作为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广泛关注。目前,济南大学已经形成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绿色通道、辅导员家访"为核心的资助体系。多措并举资助体系的构建,有效缓解了困难生的经济压力,但是在该资助体系中仅有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有偿资助,其他为无偿资助,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无偿资助模式影响下产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不利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推进。倡导资助模式改革,由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迫在眉睫。本文以济南大学资助体系为例,针对无偿资助存在的弊端及有偿资助的优势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与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保证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勤、助、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必须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博士后资助体系是博士后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国博士后资助体系经过30年发展,反映出的是机构条块分割的分散式资助,导致资助强度不公平、成果归属难确定、影响有价值课题申报和增加站点管理难度等问题,它已威胁到博士后制度生存。改革博士后资助政策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改革基本思路是采用全额资助,资助体系由"教授资助、政府资助和站点资助"三类构成。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析“以勤代补”资助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建立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开发的资助模式的设想,重点论述了“以勤代补”资助模式的资金来源、报酬标准和政策建议,对构建基于受助学生能力提升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新资助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校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特别是促进受助学生自身发展上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其发展和创新。它是在继承、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灵魂,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它在相关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帮扶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人施助,励志育人"。  相似文献   

13.
能力资助是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经济资助方式局限性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切希望提升心理承受、社会交往、实践动手、创新、职业规划、就业、组织管理和决策等能力。因此,高校应从树立以能力发展为终极目的的资助理念、健全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资助政策机制、打造胜任"能力资助"的辅导员队伍、提供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的资助平台等方面,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资助。  相似文献   

14.
<正>策划人语:2004年,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风雨兼程,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下,在学生资助工作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曲折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逐渐建立了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十年春华秋实,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和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河南省资助水平快速  相似文献   

15.
在平民教育思想与共和执政理念的影响以及学生贫困与实业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国民政府通过制定包括免收学费、公费制度以及贷学金制度在内的学生资助政策,并随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平民教育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力度;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政策企业家"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政策的酝酿,既受改变战后美国社会科学发展困境的驱使,也得到"学科融合"策略的推动,冷战局势则加剧了美国政府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性.195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布"社会科学研究计划",1960年成立社会科学司,从而正式启动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政策.在此政策影响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增强,并呈现出鲜明的美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11,(9):129-F0003
本刊讯 3月17日,2011年全区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今年,广西将在从小学到大学“无缝衔接、全程覆盖”的资助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助经费投入力度,制定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健全研究生资助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级各类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资助政策落实之措施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出台有效地维护了教育公平,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深化教育和强化管理的思路,从而充分地发挥"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效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87年以来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模式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模式,在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资金来源、资助资金使用范围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逐渐建立并完善了中职资助体系。但是,我国中职资助体系在实施中还存在诸如资助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中职资助体系未来改革要从做好中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工作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资助对象,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资助程序,完善资助监督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完善"顶岗实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