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材概述】《别了,"不列颠尼亚"》写的是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做到客观真实与香港回归的  相似文献   

2.
1937年10月5日,正值抗日高潮,陕甘宁边区延安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将军枪杀女学生事件。电影《黄克功案件》真实而震撼地完成了对这起敏感历史事件的叙述。观影之后,笔者认为,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以史为鉴、呼应现实,方是此影片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3.
神勇军魂     
耿立 《高中生》2011,(25):48
赵登禹将军于七七事变后殉国。当时日军占领北平,将军率部驰援,可是,将军没有料到,他率部北上的军情,已被汉奸出卖给日军。在抵御日寇大规模进攻前,赵将军举酒壮行:"今天,我和冯先生(冯玉祥)通话,我向冯先生告别,冯先  相似文献   

4.
就在前几天晚上,看凤凰卫视的《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认识了陈中柱与王志芳。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晚上,看凤凰卫视的《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认识了陈中柱与王志芳。  相似文献   

6.
深圳历史上以客家人居多。300多年来,深圳客家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从"复界垦殖、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这六个重要事件与时间节点,可以梳理出可歌可泣的深圳客家简史,折射出滨海客家人造就深圳这片神奇土地的历史贡献,从中也体现了客家民系的优良品质:敢于吃苦、坚韧不拔、爱国爱乡、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这是俄美两国尤其是俄罗斯对其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但俄美关系的改善,美国获利最多.俄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神勇军魂     
赵登禹将军于“七七事变”后二十一日殉国。当时日军占领北平,将军率部队支援,可是,将军没有料到,他率部北上的军情,已被汉奸潘毓桂出卖给日军。  相似文献   

9.
阿忆 《老年教育》2008,(11):11-13
今年的5月16日,是张自忠将军殉国68年的忌日。漫长的68年过去了,却很少有入探究过,到底是谁害死了张将军。答案似乎非常明确,当然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10.
1928年东北易帜是张学良将军一生中两大壮举之一,其外争国权,内求和平统一的立场和方针是值得称誉的。东北易帜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认识这一历史事件不能脱离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一词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词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所在。以令词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如此丰富深沉的历史内容,实为罕见,这体现了王鹏运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清刚、正直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公众的怒火》是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典范之作,通过戏仿这一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小说揭示了所谓官方正史也不过是一种文本,是它特有的叙事结构使讲述的事件成为真实,而不是事件本身。通过重访历史事件,库弗重构了另一个版本的原子弹间谍案,模糊了历史与虚构、文本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消解了历史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华容道事件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关大人以私废公,放走了曹先生。这件事使关将军的历史威信相对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14.
李伯元所作《庚子国变弹词》是近代反映义和团事件最为全面、详尽且偏见不强的曲艺类作品。《庚子国变弹词》以全景图方式再现了义和团事件的整个过程,还刻画出了一组性格特别的人物群雕图。其中端王、李来中、张德成三人皆具有异人特征,三人不仅是义和团集团的绝对首领,还寄托了李伯元所阐释出的鲜明个性。在《庚子国变弹词》的世界里,端王成了一代枭雄兼霸主类角色,李来中则是行踪飘忽、来去无踪的羽客类人物,而张德成就成了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类主人公。三个团众首领分别担负起枭雄、羽客和怪杰的形象,延续的是戏曲角色定位的需求,而未曾严格遵守历史真实。三个特异型人物的登场,组成了一幅风云跌宕、诡异莫测的江湖世界图景。如此性格人物的集体亮相,迫使弹词为传统江湖世界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近代化的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只是一篇读史札记,无意详论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各种历史转折,仅侧重于其中一个带倾向性的侧面,即传统文化中属于“子不语”的怪力乱神怎样以一种诡论性的(paradoxical)方式从异端走入正统。所谓“表现”者,即所涉及的历史转折可以是,但不一定是义和团事件所“引起”或“造成”的,而是前有渊源,很大程度上恐怕是通过这一事件凸显或明朗化而已。可以说,这一异端正统化的转变上承太平天国运动,下及新文化运动,其影响之余波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16.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进行详细解读,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以及诸多带有结论性的语句,虽寥寥数语,却隐含丰富的历史信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准确解读,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接近历史真实,避免对历史产生误解,培养正确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一组概念的性质辨析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29年3月,在中国武汉发生了新桂系将领李明瑞反戈倒桂事件。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事件有种种不同的议论,有的虽然叙述了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但却忽略了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有的在谈论李明瑞将军时,不从他一生的活动进行全面分析,也不提李明瑞将军的爱国民族思想。这些都是欠妥的。我们认为李明瑞发动的倒桂事件,是他深厚的爱国民族思想的表现.是一次民主革命行动。因此,有必要正确分析李明瑞将军发动这一事件的思想基础及其策略。一、李明瑞倒桂思想基础李明瑞是广西北流县人,生于1896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  相似文献   

19.
在“枣宜会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的事迹。教师先出示张自忠将军的照片,再切换到周恩来的题词“全国抗战军人之楷模”,同时放映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文武百官到朝天门躬迎张将军灵柩的图片,随后屏幕被定格在张将军壮烈殉国的场景上。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研究"文革",有助于我们认识"文革"和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文中重点探讨了目前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重要成果;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为我们真实、准确地研究"文革"时期的家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