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长大了,能跑、能跳了,你终于可以省心了。然而很快,你发现孩子交上了“坏”朋友,劳神费心的事儿又来了。  相似文献   

2.
教育孩子光有爱心不行,光讲道理,方法不对也不行。在关爱、指导孩子时,根据孩子 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把教育融于具体的事例中,并且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一点、艺术一点,效果会更明显。 我的儿子有个不良的学习姿势,读书写作业时老是低着头,眼睛距桌面很近。我为此给他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情绪极其反常,和以往的欢歌笑语形成强烈的反差。我猜想他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4.
宋馨 《陕西教育》2005,(5):54-54
4月2日.下午我接到从福建省打来的电话.一个孩子的妈妈焦急地告诉我.宋老师,你快帮帮我的儿子.他马上要面临高考.但学习状态很差,上周的考试下滑了一百多名.  相似文献   

5.
6.
家长带孩子上街碰到熟人时,或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常常会有人给小孩东西吃。那么,当别人给你的孩子食物时,你该如何对待呢生活中,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是父母以自己的权威武断地代替孩子拒绝接受别人的食物,有些家长似乎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说:“他不要,他不喜欢吃。”这些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觉得吃人家的东西不好意思,只想领情不想受物;有的是为了显得自己教子有方,让人家看自己的孩子有教养;有的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免得人家认为自己小孩嘴馋;有的是嫌人家食物不卫生等等。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俗话说:隔锅饭香。尽管别人…  相似文献   

7.
刘杭玲 《幼儿教育》2002,(12):36-37
爱孩子,尊重孩子,这是做合格家长的基本条件,也是都子良方。下面四篇文章介绍了家长该怎样尊重孩子的一些方法和建议,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宋宁 《家长》2009,(2):19-20
孩子也需要尊重。我们和风细雨地跟她说话,就是信任她、尊重她,她就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的目的也容易达到。  相似文献   

9.
瑞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感想和启示,一定程度上也对我们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冲击。 让我感触更多的,是瑞恩成名之后他父母的态度。 瑞恩虽然成了名,但他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不少的家长常常把对孩子的教育狭隘地理解为知识的教育,而对孩子的情感与品格的教育就未必那么在乎了。“聪明”一词几乎就是对一个孩子最高的褒扬。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下,品格的养成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常常不太讲究。其实,一些孩子日后所以为非作歹甚至行凶作恶,细论起来,或许正发端于在他们最初犯下一件鸡毛蒜皮的错事时家长所采取的漠视纵容的态度或错误的处理方式。西方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品格教育较之有着深厚道德传统的当代中国,似乎就不仅仅是重视了,而是仿佛“认真”得有点过头。日本的高桥敷教授在他的名著《丑…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9,(3):13-13
浙江一个急需帮助的母亲来信说:儿子今年7岁,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的烦恼也越来越多。每次他犯错的时候,我总在想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他改正错误,可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儿子依然接二连三地犯错,有一次还跟人打架把人家胳膊弄折了。每天他出门上学。我都再三叮咛,可几乎没效果。为此儿子也没少挨打。我觉得儿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进大人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期的《你看不见的多面宝宝》,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把孩子分成这么多种类型,惟炒惟肖;一方面担心这些帽子一旦扣到孩子头上,会不会一直伴随他长大?  相似文献   

15.
陈国鹏 《父母必读》2010,(3):123-123
我孩子3岁了,越来越爱和我唱反调。我的性格相对急躁,看到孩子的行为经常会忍不住严厉训斥,有时还会打他,但是事后我马上又会后悔、自责。我知道这样很不好,该怎么调整?  相似文献   

16.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的成长不受委屈,一帆风顺。这些美好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若因此而对孩子过度呵护,则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的几个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穆紫 《家庭教育》2004,(12A):34-35
小读初一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休学重读一年。从那以后,开朗乐观、爱玩爱闹的他一下子变得忧郁孤独、悲观冷漠起来,不愿意和班级同学往来,担心被他们看不起。重读生的身份使得小将自己和外界完全隔绝起来,整天心事重重,人也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暴躁。他渴望着别人的赞许与首肯,希望用成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0,(10):25-25
浙江湖州一家长来电咨询:女儿10岁,三年级,是个聪明活泼人见人爱的姑娘,成绩也不错,但就是特别粗心。跟她说过很多遍,数学做完要检查,可她就是不听,总是给我带回好几个红叉叉,全是粗心惹的祸,真让人闹心。  相似文献   

19.
一叶 《幼儿教育》2014,(12):13-13
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我们无法理禳孩子的所想所为时,听听孩子的解释,也许便豁然开朗了。在我们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09,(11):118-119
Q我家宝宝8个月大了。从他6个月开始,我销假上班。回家后他看到我都没有多大反应,看到爷爷奶奶比看到我还要高兴很多。我这母乳是白喂了。他怎么和我这么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