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真拜读了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给教师的建议》,感到本书中提到的问题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实例及精辟的理论分析加以解惑,让人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那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案例一一位基洛夫格勒州的女教师抱怨说:“我真不懂,孩子们上学以后,在他们身上发生着什么变化。孩子来的时候,既聪明伶俐,又勤思好问。可是你瞧,到了五年级,他已经是个平平常常的学生了,而到了六年级,他就不想学习并且掉进不及格学生的行列里去了……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阳 《教育艺术》2009,(8):14-15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披星戴月坚守岗位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清洁工,一是中学生。  相似文献   

4.
5.
给《教师的建议》选取了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内容编辑而成。书中每一个条目谈一个问题,计100个条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走进大师,如饮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里;走进大师,如促膝谈心,使苦恼、困惑冰消雪融。  相似文献   

6.
寒假中,我拜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心血铸就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很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他的一些经典话语和教育理念,直到今天还在被大家广为引用。我想,真正伟大的教育思想是能穿透时空的,不但没有国籍的差异,也不会有时代的隔阂。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而其中,教师的缺点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有这样一个故事:8岁的学生哈伊尔成了全校教师感到担忧和头痛的人物。他像水银一样的好动,眼光里总带有嘲笑的、乐观的、毫不在乎的、无所谓的意味,他常常闹恶作剧,惹得老师们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9.
暑假,是孩子们休整身心,放飞心灵的美好时期,是孩子们快乐玩耍,体验生活的幸福时光,然而,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森林里,众多栖息枝头的“小鸟们”,依然不能在暑假里痛痛快快地“疯”一把,开开心心地玩一回,做自己喜欢做而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看而平时没有空闲看的小说,或探一探亲密的伙伴,访一访久违的挚友,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奔走于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争分夺秒地演练种种的奥数题。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是啊,当孩子撒开父母的手,走进校园,走向做教师的你时,便把信任、依赖交到你的手里,把他稚嫩的心灵贴近你的心灵,他期待着,表现着。  相似文献   

11.
孙贞锴 《中学教育》2005,(11):29-30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12.
刘徽 《现代教学》2014,(12):76-78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笔耕不辍,是一个草根式的教育理论家,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给教师的建议》是为教师们所熟知的他的一本名作,另外还有一本书可以与之媲美,就是这本《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书库)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向老师们热情推荐苏氏《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文的标题。李老师觉得绝大多数教师读了这本书都会惊叹:“哦,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李老师评价道:这本书是在与老师们谈心,谈的是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但又十分生动形象,且很有针对性;而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又是一部“教育散文”。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听课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一位教师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在网上教育书店买到了耳熟能详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边读,一边不住地慨叹:这样的好书,如何会到三十岁的时候才与之邂逅呢?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2006,(1):4-5
决定孩子将来的,首先是家庭。当然,你也可以举出盲父母“培养出”优秀子弟的例子来反驳我。但你不要忘记,物以稀为贵,之所以盲之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时,恰是因为那样的情况太少啊。书香门第出学——谁会为此而惊讶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指出:“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素养。”“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刘云生 《今日教育》2007,(10S):58-5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虽成文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所包蕴的育人思想对当代教育仍然极具启发意义。重温这部传世之作.如果能够紧扣“照料儿童的心灵”这一主旨.必能悟出其背后的诸多意涵.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他十分赞赏教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动态生成的情况,使教育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