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孝群 《小学生》2011,(6):57-58
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就达到了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我们在数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能从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小东 《家长》2023,(16):107-109
<正>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对小学生而言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字的运算方式,教师可在授课中引入生活化元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将数学运算从复杂抽象的数字规律转变为生活经验,为学生理解数学模型、掌握数学规律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相互融合,能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数学知识服务生活,使学生深入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为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景,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让学生主动学习,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7.
杨锐琴 《宁夏教育》2007,(11):51-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计生动有趣的可操作的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技能。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相似文献   

8.
卞静 《成才之路》2013,(28):48-48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而且是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景,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在教学中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着手,积极创设活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从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能让学生感到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时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拼图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应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知与认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探索。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三点看法,旨在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研究。一、“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身边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呢?我认为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其二,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如,“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从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形。教师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可操作的学习内容,那样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不能只是为教书而教书,把知识生硬地抛给学生;不能只是为了完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近,从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颜鑫璟 《江西教育》2006,(12):32-32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首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如图所示的“车票”。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芮阿琴 《云南教育》2001,(21):29-30
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在一些课的开头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让我们师生共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积极地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们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应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我们还应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因为数学活动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获得体验与直接经验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设置,能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高自身解决数学实际能力。数学活动课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